乡村振兴|马兰山种茶记
创始人
2025-10-17 09:00:24
0

《乡村振兴|马兰山种茶记》这篇文章可能讲述了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小山村——马兰山,这里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经济落后,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下一片荒芜。然而,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马兰山开始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最终选择了茶叶种植作为突破口。村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功地将荒山变成了茶园。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村民增收,吸引了年轻人回乡创业。马兰山的故事,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个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自我振兴的典范。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缩影。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昔日空壳村变成年收益300余万元的富裕村,小山村实现华丽“蝶变”。


在邹城市城前镇3000余亩茶园里,茶农们穿梭于茶树间,为今年春茶的丰收忙碌着。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村民张群启:“没事了我就来这找点活,一年能挣到2万多块钱,又省事又合算。”


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茶园,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引领着马兰山村走上了振兴之路。然而在过去,由于坐落在半山腰,偏远闭塞,马兰山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处于空壳状态。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公方华:“外面的人来到我们村之后,走的时候都念叨,也没路条件也差,就说有闺女可不能往这个地方嫁。”


2000年,在外创业的公方华被邀请回村担任村支书,他带领两委成员四处考察,最终决定利用村里的山岭林地发展茶叶种植,却没能得到村民支持。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村民徐瑞启:“祖祖辈辈都种地,村里领导动员的时候根本都不愿意。”


面对村民的顾虑,村两委决定先种植50亩茶树进行试点,然而第一年冬天就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天气,茶树被冻死了一半。公方华没有气馁,默默拿出自己的积蓄补偿村民,并请来专家团队解决茶叶发展中遇到的防冻、水源等难题。第二年,他顶着压力将茶园面积扩大到3000亩,并成立茶叶公司,购进炒茶加工设备,可没想到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好价格。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公方华:“我们一开始做的这个绿茶就是很普通,做完之后,咱茶采得也很好,做出来的茶很碎,(拿到)市场卖,人一看就不是高档茶。”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方华自己学习炒茶知识,改良炒茶方法,第二年马兰山村茶叶产业一炮打响,村集体年收入从零增长到20万元。如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过去反对种茶的徐瑞启也成了村里的种茶大户。


邹城市城前镇马兰山村村民徐瑞启:“(年收入)也就是5万来块钱,一切都变好了。”


村集体富裕了,村里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并实施了社区改造,如今小山村已经盖起了漂亮的楼房,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更便捷的服务群众,公方华又带领村党委摸索领办了邹城市第一家乡村物业服务公司。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设服务热线,过去的穷山村成了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如今的马兰山村依托特色山茶产业,成立了村级共富公司,创新“党支部+公司+人才+农户”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大樱桃采摘园、休闲渔业公园等项目,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新动力,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