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夏玲:向更深更复杂的海域进军
创始人
2025-10-17 08:38:55
0

在国际项目中展现中国技术实力 

范夏玲:向更深更复杂的海域进军

“海上风电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与复杂海洋环境的一次科学呼应。”近日,在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电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向记者谈及自己深耕十余年的领域时,眼中满是热忱。

范夏玲。

范夏玲是高级工程师、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校外导师,也是全国第四届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她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海上风电技术革新紧密相连——作为海上风电结构工程师推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落地,主编多项国家能源行业标准,更推动永福股份自主研发的吸力桩式导管架技术跨越国界,在国际项目中展现中国技术实力。

2014年加入永福股份后,范夏玲便一头扎进海上风电结构与岩土工程设计领域。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的海上风电场,都留下了她与团队的足迹。作为项目负责人与专业负责人,她带领团队攻克复杂地质与海洋环境难题,推动多个项目落地,斩获多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与中国电力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奖。

在范夏玲的技术生涯中,吸力桩式导管架基础技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这项由永福股份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了从“打桩时代”到“沉贯时代”的跨越。该技术较传统打入桩方案节省用钢量超20%,单台基础施工周期缩短至1天,且服役到期后可100%拆除回收。范夏玲介绍,该技术已大规模应用在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国内首批平价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助力超大机组稳定运行,成为深远海工程降本增效的核心利器。

如今,该技术成果已制定成标准并走向国际。范夏玲与团队认真总结实际项目实践经验,负责编制的《海上风电场工程吸力桩式导管架基础设计导则》(NB/T 11374-2023)正式发布。该标准不仅在国内推广,还应用于韩国SAHA海上风电项目。“在韩国项目中,我们结合国际标准及导则里的设计原则,顺利应对了当地复杂的海洋环境,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风险。”她自豪地表示,该导则的发布为国际行业提供了中国标准。

除了吸力桩技术,范夏玲还持续探索大直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一体化风机运输安装技术研究、漂浮式风电技术研发等前沿课题,参与的“台风多发复杂海域大型风电场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台湾海峡西岸海上风电场开发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课题荣获福建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风机容量扩大,我们要向更深、更复杂的海域进军!”范夏玲说。(记者 肖远强/文 林双伟/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