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论文章指出,重庆燃气近期频繁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还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据报道,重庆燃气在服务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导致多次出现供气不稳定、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承诺进行整改,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民众的怨言依旧不断。
文章强调,作为公共服务企业,重庆燃气应当以用户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供气稳定,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引发新一轮的民怨。
此评论反映了社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公共服务行业更高标准的要求。希望重庆燃气能够正视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服务水平,恢复民众信心。
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从2025年1月起,有市民反映重庆燃气集团存在燃气收费异常情况。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并拟处罚金810万元。
这不是重庆燃气集团第一次面临类似问题。2024年,该企业已被查处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当时,相关部门表示将对确认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随后,重庆燃气集团上级机构免去了相关人员职务,并要求开展彻查整改。然而,从官方通报来看,重庆燃气集团并未真正改正,依然存在违规估抄错抄等问题,此次被罚810万元实属咎由自取。
重庆燃气集团为何屡次引发群众不满?此前已被处罚,为何仍犯老毛病,整改何以失效,监管是否到位?一再损害群众利益,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提升燃气服务质量”不能只是空谈,“以客户为中心,踏踏实实做好民生服务工作”更不能成为口号。
“零估累抄”、“高估预收”、“错抄错录”等问题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还涉嫌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一犯再犯,无视法纪,性质更加恶劣。
燃气关乎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重庆燃气频频出现问题,引发群众强烈反感,造成民心不安。若不对重庆燃气集团依法依规处理,难以平息众怒,维护人心安定。
目前,相关部门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显示了治理燃气乱象的决心。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不敷衍塞责,不蒙混过关,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见真章、动真格、出实效,交上群众满意的答卷,才是根本所在。
此次治理旨在实现标本兼治,不容乱象重现,不让群众利益再受损害。重庆燃气问题也提醒各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才能避免类似事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