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场,对全球奢侈品来说无疑是低迷的。增长停滞、投资情绪冷淡、消费信心徘徊。但进入第三季度后,行业情绪开始微妙转变——美国市场重新启动,中国市场触底企稳,设计创意回暖,奢侈品似乎正尝试一次 “软着陆”。
分析师普遍预计,第三季度财报将出现温和增长。
汇丰银行预测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环比增长 1.3%,此前一、二季度分别下滑 0.4% 和 0.8%。汇丰全球消费与零售研究主管 Erwan Rambourg 表示:“上半年情况确实不理想,但第三季度略有改善,投资者的兴趣也开始回升。”
不过,业内共识是:复苏仍然分化。伯恩斯坦分析师 Luca Solca 直言:“品牌之间的差距会继续存在,但可以确定,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 Ortelli & Co 的合伙人 Mario Ortelli 则更为务实:“美国会是亮点,而亚洲市场虽然没好转,但至少不再恶化。”
一、中国:跌到 “底” 之后的机械性修复
中国市场仍是奢侈品业的关键变量。
Rambourg 认为,目前的改善更像是 “机械性” 复苏——即在极低基数上的稳定迹象,“房地产市场依旧疲弱,青年失业率高企,但当一切坏消息都已出尽,市场就会自然寻找平衡。”
尽管多数品牌在中国大陆仍录得负增长,但跌幅明显收窄,部分头部品牌已转正。路易威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上海旗舰店开业、彩妆系列发布、Express 手袋和中国取景的广告片,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热度循环。
Kepler Cheuvreux 的 Charles-Louis Scotti 指出,香港市场第三季度表现亮眼,但更多是 “低基数红利”。去年中国游客扎堆日本消费,如今因为品牌上调本地售价、缩小日港价差,香港与内地消费承压。不过,韩国市场出现轻微反弹。
二、美国:财富效应推着奢侈品重新上路
真正推动行业反弹的,是美国。
经历了春季的 “关税震荡” 后,美国市场迅速恢复信心。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短暂扰动股市,但如今美股再创新高,财富效应重启。Rambourg 表示:“第三季度的最大惊喜来自美国。拥有强大本土业务的品牌,表现最好。”
Scotti 进一步指出,美元企稳、利率下降、股市上扬,共同减轻了奢侈品定价压力。“市场曾担心欧元走强会迫使品牌上调美国售价,但美元稳定后,这个风险缓解了。”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Edouard Aubin 在报告中写道:“信用卡与高端商场数据都显示,美国消费者在个人奢侈品上的支出正在加速,而美国之外的市场依然低迷。”
三、品牌分化:强者稳中向上,弱者继续补课
作为行业风向标的 LVMH,将在第三季度录得约 0.8% 的轻微下滑,但其时装与皮具部门降幅已从二季度的 -9% 收窄至 -4%。Rambourg 判断:“LV 表现优于平均水平,Dior 仍有压力,但 Loro Piana、Loewe、Rimowa 表现强劲。”
开云的 “止跌” 更为显著。汇丰预计集团整体销售下降 7%,较上季度的 -15% 明显改善;其中 Gucci 的跌幅从上半年的 -25% 收窄至 -12%。Rambourg 指出:“Gucci 推出了一系列更亲民价位的手袋(如 Giglio、Siena、Beatrix),带动门店流量回升。即便 Demna 尚未正式上任,品牌已在重构产品与价格体系,这正开始显效。”
图片制作:VogueBusiness
Saint Laurent 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尤其突出,重启了经典系列的更新计划。
与此同时,爱马仕与历峰依然是 “金字塔尖” 的稳定者——汇丰预计二者第三季度分别增长 9% 与 6%。Scotti 认为:“爱马仕的增长仍由高端皮具驱动,而美妆与丝巾等可及品类略显承压。整体依旧是行业最稳的增长样本。”
历峰的增长则部分受益于美国批发商在 8 月关税生效前的提前备货,同时通过全球价格调整对冲了金价与汇率波动。
Moncler 预计销售下滑 2.3%,Prada 零售增长 8.2%,Miu Miu 虽增速放缓至约 30%,但仍延续了去年 105% 的高基数奇迹。
Solca 判断:“年末或因基数更难而略显平淡,但整体延续温和复苏趋势。”
四、新创意周期将带来人流回暖
分析师们已将目光转向 2026 春夏系列——一个 “创意换血” 的季度。多位新任创意总监在重要品牌登场,行业久违地出现了 “期待感”。
Solca 点评道:“香奈儿、Bottega Veneta、Dior 和 Margiela 的秀最具说服力。2026 上半年很可能成为一个充满新鲜感的时期,叠加需求改善,整体趋势向上。”
摩根士丹利的 Aubin 指出,静奢风潮的退场也意味着新的增长机会。“如果审美摆钟重新回到极繁与色彩,那不仅是审美轮回的问题——意味着消费者需要更新甚至扩充他们的衣橱。”
本季新品普遍强化了配饰线:Dior 的 Cigale 手袋、Anderson 与 Nina Christen 的鞋履、Chanel 的压褶 2.55、Gucci 的松垮 Jackie……这些带有明确识别度的单品,将成为品牌重启客流的第一步。
Rambourg 总结得直白:“没人能确定消费者会不会买 Demna 的 Gucci 或 Jonathan Anderson 的 Dior,但只要他们重新走进门店,销售反弹的机会就存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对奢侈品行业来说,是一次 “呼吸调整期”。宏观层面,全球财富信号回稳;结构层面,强者依旧稳步扩张,弱势品牌正在补课;创意层面,新美学周期开始发酵。它并不是一次强劲复苏,但确实是一次重启的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ogue Business,作者:编辑团队,编辑:Yiling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