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与光影编织画卷,不断拓展艺术边界
杨新武:以画笔记录时代情感
杨新武。
在福州,有这样一位画家,他以画笔为触角,敏锐地捕捉着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他就是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新武。
历经三十余载艺术沉淀,杨新武在油画、水彩画中,构建起独树一帜的情感叙事体系,不仅用画笔记录着福州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更用色彩与光影编织出一幅幅引人共鸣的时代画卷。
近日,在福州的一间画室里,记者见到杨新武时,他正俯身于一幅水彩新作前。画布上,一名年轻女孩独自站在公交车站旁等车,眼神投向远方,城市的喧嚣仿佛在她周围凝固,孤独与迷茫的情绪透过画布扑面而来,却又带着一丝对未知的期盼。杨新武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内心时常充满各种复杂的情绪,这个场景很能代表这种状态。”
这份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精准把握,贯穿于杨新武的创作生涯。学油画出身的他,早期作品《十八岁·单车》便以其独特的怀旧情愫打动了许多人。画中,一对青涩的情侣共乘一辆单车,女孩坐在后座,脸上洋溢着笑容,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街景。“那是描绘30多年前的爱情,一种简单、纯粹、浪漫的回忆。”杨新武说。据了解,该画作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还获得福建省首届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并被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此外,杨新武多幅画作如《小妹》《穿越海西》《景·物》等分别入选福建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全国“百家金陵”油画展、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等。杨新武的油画与水彩画作品,都以人物为主要载体,致力于表达人们在时代洪流中的处境与思考。因此,杨新武的创作特别注重对瞬间的捕捉。这些瞬间,可能是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细微的动作,或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
从早期聚焦单个人物的情感流露,到近年来挑战人物群像的复杂构图,杨新武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艺术边界。随着画作尺幅的增大,创作难度增加,画面信息量也随之丰富,而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人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切关注。
杨新武的画室就像一座情感档案馆,墙上挂着一幅幅人物的肖像,屋内放着各地采风的画稿。“画画是我的娱乐方式,更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杨新武说道,“我想用画笔,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味那些被忽略的瞬间。”(记者 邱泉盛 全怡月/文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