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刚抄完3800点的底,盘后又来俩重磅消息!
黄金直接冲破4100美元创历史新高,6F(六氟磷酸锂)也开始涨价缺货——这哪是熊市?
分明是牛市里的‘福利加餐’! ” 十年等一回的3900点突破背后,竟是全球央行疯狂囤金、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锂电原料库存见底三大硬逻辑的叠加。
但更反常识的是,指数狂欢下仅有10%的个股涨幅超3%,多数人赚了指数却没赚钱——这场牛市,从来不是普涨的盛宴,而是主线的狂欢。
2025年10月9日,A股收盘定格在3933.97点,创下2015年8月以来的十年新高。 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市场情绪被瞬间点燃,两市成交额放大至2.67万亿元,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80亿元,创下年内纪录。 但细看盘面,这场突破远非普涨:贵金属板块暴涨8.3%,稀土、核聚变概念紧随其后,而影视、旅游消费板块却逆势跌停。 指数繁荣背后,结构性分化的真相赤裸裸摆在眼前。
推动指数冲关的核心动力,来自黄金与大宗商品的爆发。 伦敦现货黄金在10月13日盘中突破408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更是首度站上4100美元。 今年以来,金价累计涨幅超过56%,白银飙涨70%。 这轮上涨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全球避险情绪、美联储降息预期、各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的共同结果。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央行计划未来一年继续增持黄金,高盛甚至将2026年金价目标上调至4900美元。
与此同时,锂电池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6F)悄然开启涨价通道。 截至10月10日,6F价格已涨至6.95万元/吨,部分散单报价触及7.3万元。 三天内涨幅达9%,超过整个9月的涨幅。
供需缺口是硬支撑:库存见底、2026年前无新增产能,产业链预测价格将冲上8-10万元/吨。
这一变化直接拉动锂电储能板块异动,天赐材料、多氟多等电解液企业成为资金焦点。
板块轮动的节奏同样清晰。
10月13日,稀土永磁板块掀起涨停潮,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等十余只股票封板。
商务部对稀土物项及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进一步强化了资源自主可控的逻辑。 半导体板块则呈现分化:华虹公司“20CM”涨停,中芯国际大涨6.66%,但午后部分个股冲高回落,资金分歧明显。
这场牛市与2007年的“周期牛”、2015年的“改革牛”截然不同。 当前行情由政策超预期、科技转型和国家战略三重动力驱动,被市场称为“信心牛”。 政策面上,去年9月24日启动的“924行情”彻底扭转悲观预期;科技层面上,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主线;战略上,资本市场正承担为科技企业输血、对冲房地产下行、激活内需的三重使命。
资金动向暴露了机构的偏好。 节后首日,央行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流动性。 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已超3000亿元,主力资金则聚焦“大而美”的蓝筹股,中证500指数收出光头阳线,显示中大盘股性价比凸显。 但风险信号也在积累:KDJ指标进入超买区间,部分半导体股市盈率超200倍,科创50出现短期超买。
投资者策略明显分化。
激进派紧盯高景气赛道,黄金、核聚变、半导体设备被长期持有;稳健派则选择落袋为安,等待回调;灵活型资金在科技应用端、低估值蓝筹和周期股之间轮动。 券商板块成为埋伏重点——指数冲关3900点乃至4000点需要金融股搭台,且三季报业绩预期强劲(9月成交额连续超2万亿元)。
10月14日的市场面临关键考验。
黄金破4100美元和6F涨价的消息仍在发酵,但指数突破3900点后尚未经历回踩确认。 若30分钟级别回调不破支撑位,突破有效性将得到强化;若成交额无法维持2.5万亿元以上,则需警惕假突破风险。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