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最近我去看黄金饰品价格,整个人都懵了。”“怎么了?”朋友好奇地问。我说:“几个品牌的足金已经都涨到一千一百九十块一克了,普通款甚至在九百多块上下。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番对话,恰好道出如今金价走高,品牌饰金与投资金条出现强烈分化的现状。下面我从几个角度聊聊:为什么出现这种分层?对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么抉择?也希望你看完后能留下你的观点。
消费金饰为什么贵得离谱先说那些高价的金饰品牌,为啥能卖到每克一千一百九十元?原因不少。知名品牌自带溢价,店铺租金、设计费、宣传投入这些都要算进去。再加上工艺复杂、造型考究,这些手工活、打磨、镶嵌成本都加在里面。还有渠道层层加价,从厂家到代理商再到零售店,每一级都可能加几块钱甚至更多。此外,品牌信任度也发挥作用:有些人愿意为“买得放心、售后有保障”付额外价钱。不少顾客觉得知名品牌金饰戴着更安心。这样一来,即使国际金价上涨幅度不大,零售金饰价格可能因为这些加成被放大好几倍。
投资金条贴近基础金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金条的价格比较贴近基础金价。比如现货黄金曾冲高至每盎司四千零六十美元以上,国内基础金价上涨;但投资金条每克价格回落至九百三十三元左右,溢价很低。这样能减少非金属成本对最终价格的影响,是纯粹为价值存储服务。对那些把黄金当保值或避险工具的人来说,这类产品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
价格结构清晰 分层越来越明显以几个品牌来举例说明,就能看出分层趋势:一线大牌如周大福、六福珠宝、潮宏基、谢瑞麟、周大生等,仍旧坚守每克一千一百九十元高位;有一些略微低线的如老凤祥、周生生等,则稍微下调至每克一千一百八十几元;更贴近大众市场的品牌如周六福、菜百则在每克一千一百二十左右;而批发市场主力如水贝黄金则以每克九百二十九元的低位出现。这种分层让消费者可见不同定位的黄金产品,也使得每个人的选择空间更大。你愿意为品牌、手感、造型买单,还是只图最实在的贵金属价值,是关键。
对普通买家意味着什么对于日常想买金饰的人来说,现在入手确实成本更高。要买给自己戴、给亲人戴,饰品感、款式感也不能舍。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那些性价比不错的中端或低端品牌,不必一味追求高端大牌。如果目的单纯是囤黄金、投资保值,那投资金条的溢价低、回收率高,比起雕花复杂的饰品要靠谱得多。特别是长期持有的话,饰金的加价和工艺折旧可能反而拉低了实际价值增值。此外,分批买入也能减少一次性冲击。比如看行情回落时入手,或者按月分次买,既能平滑成本,也能捕捉到更优价格。
我怎么看 你怎么选我个人更倾向于把黄金当避险和保值工具,不追求那些复杂造型和大品牌的溢价。投资金条虽然单调没什么看头,但更纯粹、更实在。若真要买饰品,也选中端品牌、款式不过于浮夸的款式更好。你呢?你在意款式、品牌,还是更在意每一克黄金的真实值?你愿意为品牌加价买安心,还是更追求实质价值?欢迎你留言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