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让这个世界上,不再有霸权能骑到别人头上
创始人
2025-10-15 02:02:35
0

各位好啊,10月11日,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BHP)宣布,将分阶段接受,以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现货交易,预计从今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必和必拓至少30%的铁矿石现货,以人民币交易。至此,全球四大铁矿石巨头,全部接受了人民币结算,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一大里程碑。

必和必拓总部

为什么呢?这场斗争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作为基建狂魔,我国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而我国的铁矿储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五,但几乎都是贫铁矿,含铁量连国际平均水平也不到,而且开采难度很高,这导致在国内开采铁矿很不划算。

必和必拓官网截图

而澳大利亚就很离谱了,铁矿石储量高达530亿吨,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而且含铁量能到70%,品质极佳。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开采难度还低,大部分只需要铲掉一层覆土,然后直接拿车拉走就行。这都不是老天爷赏饭了,是老天爷强行喂饭了。

那么结果就是我国大量进口澳大利亚铁矿,202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超过12亿吨,几乎人均一吨,这还只是一年的量,其中澳大利亚铁矿占6成,是最大的供应商,不愧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供应商它并不便宜。

按理说我国采购了全球七成以上的铁矿石,是最大的买家,应该议价能力极强,毕竟你的矿除了卖给我,根本没人要。但实际上,我国在定价上吃亏很大,主要因为我国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即便澳大利亚铲子都抡冒烟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供不应求,那自然就得涨价。

第二个原因是买家集中度很低,卖家却集中度很高。我国有超过600家钢铁企业,都在四处买矿。而全球的铁矿石供应商,早已通过不断兼并整合,成了四大矿山:澳大利亚的力拓,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还有澳大利亚的FMG。铁矿石四分天下,澳大利亚独占三席。这就导致你很难压价,这你嫌贵,那我还嫌贵呢,这都是露天的矿,除了我哪儿还有人卖,我一卖矿的,还能卖给你生铁蛋子啊?

这“四大矿山”的年产量,总计超过10亿吨,他们拉个线上会议,就能结成价格同盟,这导致我国炼钢企业的利润率只有一两个点,但澳大利亚矿企的利润一度能达到79%(EBITDA Margin)。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把国有炼钢企业的原料采购全收到一起,跟医保谈判似的,进行集采,开始逐步掌握话语权。再加上国内供需关系的调整,铁矿石的需求也没那么紧迫了,腰杆自然越来越硬。

2025年,中矿要求卖方接受人民币结算,此外,还要以目前的市场价作为长期协议价,锁定合同金额。四大矿山中的其他三家,早都签署了相关协议,只有必和必拓坚决拒绝,挺到了现在,不但拒绝人民币结算,还想涨价15%。

在必和必拓看来,2024年,中国从它这里买了3亿吨铁矿,这么大的缺口没人能补。但没成想,9月30日,中矿正式宣布停止购买必和必拓的铁矿,咱看看你这3亿吨铁矿,准备卖给谁?必和必拓坚持了9天,投降了,接受分阶段实施人民币结算,并设立人民币计价的观察期。至此,可以说整个铁矿石行业的渡江战役打完了,作为全球第二的大宗商品,铁矿石的贸易量仅次于原油,人民币拿下了铁矿石,毫无疑问代表着国际化进展大幅推进。

这时候有人要说了,人家外媒报道了,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失败了,崩溃了,为什么呢,在国际结算系统 SWIFT中,人民币的占比连年下跌,2024年的时候,还接近5%,排名全球第四,现在占比已经下跌到2.8%,连日元和加元都不如,还搁这儿吹呢?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不走SWIFT?因为不光美元可以被替代,SWIFT也可以被替代。

跨境支付需要的基础设施,就像高速公路一样,一部分叫信息流,就是我们抬眼看到的各种路标,路牌,指示了前方的出口,或者更远的一个出口,还有限速,收费站等等信息,这块在全球仍然在使用SWIFT,它规定了一系列报文标准,比如限速使用圆形的牌子,出口使用矩形的牌子,休息区放在牌子的哪个位置。而上了高速的车,就是资金流,它会按照指示牌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去。去哪里呢?不是直接从一家银行到另外一家银行,而是中间还要经过清算行,然后才能下出口,到达目标的银行。这还算是好的,还有一种代理行模式,连高速都上不了,只能走国道或者省道,效率非常低。

CIPS官网截图

对于这种人民币支付碰到的碎片化和低效率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开始,就启动了CIPS系统的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专做跨境的人民币支付的清算和结算。以前不是没有专门针对人民币的高速公路嘛,那我自己建一条,路牌完全兼容SWIFT,并且现在正在使用的也是SWIFT标准的路牌,但是在每张路牌后面,都隐藏了一套CIPS格式的路牌。假如真的出现极端情况,SWIFT标准的路牌一夜之间变黑,那也没关系,使用人民币的支付,仍然在我们自己控制的高速公路上,路牌也可以秒变CIPS标准的路牌。上面的汽车,不仅不会找不到路,还可以平稳地开到相应的出口,再抵达目的地。

现在CIPS这条高速,已经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连接了全球1700家银行,占全球7成跨境人民币结算,今年上半年,处理结算金额高达90万亿人民币。

中国自建的这条“人民币高速公路”,不仅制定规则,自己使用,还决定着谁可以使用,并且对系统的未来发展有完全的控制权。那么它服务的对象,就是我们近些年常看到的那个词: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真实进展如何呢?有许多数据可以反映,首先,截止今年二季度,我国企业在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结算的金额首次超越美元,有研究机构(IMI)对上千家企业的跟踪调查,最近一年,已有超60%的外贸企业,使用了人民币结算,这项调查的对象,不止是中国企业,外资企业也有数百家,尤其是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注册的企业,过去一年中的人民币使用率,从40%,提升到了67%。

约70%的企业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交易,主要因为考虑到“资产安全性”,相比于其他主流货币,人民币的通胀率最低。还可以看到,在俄罗斯被踢出SWIFT,禁止美元交易后,人民币结算的安全性,显然已经高于美元,毕竟,谁也不想一觉醒来,存在银行里的美元变成别人的了。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第三国企业,开始主动要求以人民币结算。比如九月份,某上海汽车零件出口商,在完成一笔对南非客户的订单时,全程使用人民币报价、结算、收款,原因并非政策或补贴,而是南非客户主动要求。还有所谓的第三国企业交易,指的是我作为一个外企,在和中国、母国无关的第三国企业交易时,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时,这个使用率也达到了40%。

此外,离岸融资、财富管理等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7月,匈牙利发行了约50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成为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主权债券。俄罗斯、巴西也都已获准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在金融市场方面,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入市,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9月末,外资单日流入股市资金超一百亿元。

从数量上来说,的确不多,在考量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咱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那就是货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在金融交易这块儿,人民币确实弱,所以在国际交易占比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看起来比较小,全球每年的货物贸易总额,在25万亿美元左右,但金融方面,单日的外汇交易额就能超过7万亿美元,三四天的额度就能超过实体货物全年的交易量。

这些交易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投机、套利和风险管理,也就是钱钱交易,用钱生钱。而不是贸易这种钱物交易。毕竟,只需要在软件上点击几下,你就能用美元在某国买入几十亿股票,过几天觉得赚够了,再点几下,又能跑去其他国家买,你要换成实物贸易,那可就麻烦和辛苦得多了,得运输多少商品才能比得上呢。目前美元的国际交易中,金融交易占比超过80%,货物交易占比仅有10%多些,剩下一点的是服贸、利息、侨汇、援助之类的。

论货物交易,目前人民币仅次于美元,货物交易也是国际化的第一步,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美元的国际化,也是从绑定石油开始的,世界毕竟是物质的,只有货物交易,才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相关。那么其他国家手里的人民币,从哪儿来呢?毕竟我国对多数国家都是贸易顺差,除了资源国,其他人想从咱们这儿赚点钱还真不容易。

也有渠道,主要方式就是借贷,美联储的研究,从2022年俄乌冲突后,中国的银行几乎所有海外贷款,都从美元切换成了人民币,人民币贷款总额翻了三倍,这些国家借走人民币后,就可以购买中国货物,然后再用原材料、矿产等资源进行还贷,安全性比美元债务高了许多,彻底躲开了美元潮汐的收割。肯尼亚等国尝到了甜头,已经开始将欠中国的美元债务,全部转换为人民币债务。

一个典型的过程就是,海外国家借人民币,然后签署协议,由中国企业建设基础设施,以人民币付款,基础设施完善后,再将开发出来的矿产、资源运送出来,抵给中国还债,这经济一下就盘活了,中国推广了人民币,中国企业赚到了钱,海外国家获得了基建,海外民众获得了采矿、种植等工作机会,四赢,哦对了,还能看到不少人大骂这些国家落入了债务陷阱,为此急得跳脚,还能让我们乐呵乐呵,五赢。

此外,中国已经向全球32家央行,提供了4.5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这我之前介绍过,其实就是中国给外国准备的人民币授信额度,你可以不用,但是急用钱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个授信额度里取出人民币来,从中国企业买东西。要是还不够,直接带着黄金到上海黄金交易所来,一样可以换取大量人民币。当然,直接接受中国企业用人民币付款,增加人民币作为外汇的储备量,这是最合理、最正统的方式。

以上整个过程,也勾勒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路径:首先拿下“结算货币”,成了结算货币,持有方自然会产生投资需求,那么就可以跃迁为“投资货币”,随着收益越来越多,那么人民币就会成为持有方的“储备货币”,最终推动人民币成为的必需品、硬通货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更快更好的挖墙脚啊不是,健全我们的人民币体系。比如数字化、区块链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开创性项目:mBridge,全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也就是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货币数字化,变成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然后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放到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点对点的交易与货币互换,绕开一切中间商、中间货币,干嘛要换成美元呢,大家都使用本币,按汇率直接变成对方的货币不就行了。

美国联邦政府债备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

在这个过程中,天然就消解了“美元”的核心作用:国际交易的中间货币,人民币想要直接替代美元,这很难,因为除非你比美元强得多,否则没有人有动力去更换储备,但如果我直接把美元的需求干掉了呢?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已达12%

世界之所以需要美元,是因为大家的货币不互通,我如果收了你的货币,没法到别国那里买东西,那不成了废纸,所以需要一个货币之间的“中间等价物”,一个交易货币的“货币”,美国依靠其强势的国际地位,让“美元”成为了这个“等价物”,而mBridge,则是让大家可以非常方便的,按照实时汇率以“货币”易“货币”,通过数字化账本,转换为你的本币,这样就消除了“变废纸”的担忧,大家就可以愉快的花自己的钱,买别人的东西,这波啊,直接带着全球所有货币一起“国际化”了。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快,传统的跨境支付,需要通过代理行、清算行等一道道手续,耗时好几天,mBridge几十秒就可以搞定。其次是便宜,从本币到美元,再到货物,对方拿到钱后再结汇,中间环节繁琐,每一层都要收手续费、转账费,成本高昂,mBridge上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最后,就是可以避免给美国交铸币税。以前美国可以随便印钞,靠的就是既是主权货币,也是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所有国家都攥着美元,都怕它变成没有购买力的废纸,所以只得承受它缓慢持续的贬值。这就让美国能从容地转嫁本国危机,让全球一起承担它本国的通胀后果。那么假如有一个新的机制,只要市场化的汇率足够精准,那么你单方面印再多钱,也换不到更多东西,唯一的作用就是贬值。

人民币的国际化,追求的是消除“美元霸权”,但并不追求成为另一个“美元霸权”,把美元从别人头上拉下来,自己骑到别人头上去,那格局也太小了,让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人能骑到别人头上,才是对“美元霸权”的降维打击。大家觉得呢?好了,本期就介绍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