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现代工业的核心资源,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手机芯片、导弹雷达和电动车电池等领域,也是全球制造业的命脉。近年来,美国一直努力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因为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七成以上。
然而,美国的努力屡屡碰壁。最近,澳大利亚的Peak Rare Earths公司被中国的盛和资源收购,令美国更为焦虑。外媒认为,美国的“稀土替代”梦想已彻底破灭。
自2019年起,美国政府便开始推动稀土供应链多样化,国防部也在开会讨论如何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特朗普政府签署行政命令,拜登政府上台后也继续为本土矿业投资。然而,问题出在稀土的加工环节。虽然美国有稀土矿产,但这些矿石需要送到中国进行精炼,因为中国在稀土的分离和精炼技术上领先,而且成本低廉。
全球的稀土矿石储量很丰富,但加工成有用材料的工作却基本集中在中国。美国试图从澳大利亚、非洲甚至蒙古等地开采稀土,但无论如何,运输和加工环节始终绕不开中国。
以蒙古为例,2023年美国与蒙古签署协议,计划从蒙古采购稀土。尽管蒙古的稀土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但开采和提炼技术困难重重,尤其是运输问题。蒙古地处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矿石必须经过这两个国家才能运到美国。而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紧张,显然不会允许矿石通过;中国也因中美贸易摩擦而不愿提供帮助。结果,美国的计划几乎泡汤。
在澳大利亚,美国本来寄予厚望,因为澳大利亚有不少稀土矿产资源。美国甚至通过出售核潜艇技术等方式拉拢澳大利亚。然而,澳大利亚的稀土供应商并没有接受美国的合作条件。Peak Rare Earths公司在坦桑尼亚的Ngualla矿区拥有世界级的钕镨矿床,钕镨是稀土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主要用于磁铁生产。Peak公司自2022年起接受了盛和资源的投资,盛和通过其新加坡子公司购买了19.8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2023年8月,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原计划在英国建立加工厂,但后来改变计划,决定将矿石直接送到中国进行加工。2025年5月,盛和资源宣布收购Peak剩余的股份,并在9月26日完成交易,盛和获得了Peak的完全控制权。这样,澳大利亚的稀土矿石依然要交给中国进行加工。
外媒普遍认为,美国原本希望通过澳大利亚来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但澳大利亚的供应商却最终选择了与中国合作。分析指出,盛和资源的收购方案更加稳定,尽管美国提出了更高的投标价,但条件繁多且不确定,盛和的收购显然更具吸引力。
此外,2023年到2025年,美国的稀土供应多样化努力也遭遇了阻力。蒙古项目停滞,澳大利亚的其他稀土公司如Lynas虽然有加工能力,但产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美国需求。美国对外投资的稀土矿项目尽管在全球分布广泛,但由于运输和加工问题,依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供应商最终选择了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在稀土分离和市场方面的技术和经验都占据优势。而且,盛和资源能够为Peak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销售渠道。尽管美国的投资条件更好,但执行风险较大,盛和的稳定性无疑更有吸引力。
随着中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制,美国更加焦虑。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公布的第61号公告,明确表示将严格控制稀土及永磁材料的出口,尤其是涉及军用领域。这一政策令美国感受到巨大压力,因为美国的军方对稀土的需求量庞大,尤其是在制造先进武器方面。
尽管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本土稀土矿业的投资,特别是在内华达州的钻探,但产量依然无法满足需求。美国还计划通过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期望打破中国的稀土垄断,但现实是,澳大利亚的稀土供应商已经和中国绑定,未来这一市场格局难以改变。
美国的稀土困境也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股市大跌。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对抗政策,让中美经济脱钩变得更加困难。而对于中国来说,稀土作为战略资源依然是重要的经济筹码,能够影响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发展。
最终,虽然美国希望通过改变稀土供应链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由于加工和运输的问题,这一目标依然遥不可及。无论美国如何努力,全球稀土供应格局的改变都不会在短期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