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猪价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传闻称猪价将出现“报复性”上涨。实际上,“报复性”上涨通常是指在价格受到抑制后,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价格迅速反弹并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对于猪价而言,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供应紧张、成本上升或需求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来,随着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出现了猪只生长缓慢、疾病增多等问题,导致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减少。与此同时,饲料等养殖成本持续上升,也对猪价构成了支撑。此外,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餐饮业和家庭消费逐渐回暖,进一步刺激了猪肉需求的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确实有可能推动猪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猪价的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并且各地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走势还需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政府和行业组织也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利益。对于养殖户来说,合理规划生产计划,关注市场信息,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
时光荏苒,2月渐入中下旬,在国内生猪市场,本月以来,猪价呈现“高位”回落的走势,尤其是,春节后的一周,由于需求跟进盛极而衰,而养殖端竞争性出栏,猪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外三元标猪报价回落至7.2元/斤,不过,进入2月中旬以来,猪价进一步下降转弱,市场略有一定的支撑,短期内,生猪市场或将进入“磨底”的局面,受情绪变化以及养殖端出栏节奏的调整,猪价或将呈现窄幅涨跌拉锯的局面!
从供需关系来看,本月中下旬,市场走势偏空!在供应端,由于标猪出栏受10个月母猪存栏变化,而24年4月末,国内母猪存栏筑底,理论来看,25年3月标猪供应水平增加,生猪出栏压力也将逐步增加。本月,按照机构月初调研了解,样本规模以上猪企,月均出栏计划在1117万头,由于月初部分规模猪企开始出栏,本月,规模猪企出栏计划下降11.5%,日均出栏计划略有近2成的降幅。
在需求方面,春节期间,屠企停工,节后主流屠企恢复开工,基于内销市场需求冷清,城市需求跟进不足,节后屠宰场开工率偏低运行。虽然,受学生返校利好支撑,此前几日,屠宰场开工率回升至22%左右,但是,相比节前近50%的开工率,主流屠企日均屠宰量下降4~6成左右,需求表现不佳,短期内,猪肉购销仍处于季节性淡季!
因此,理性来看,本月,生猪供应压力较大,购销双减局面下,消费降幅显著超过供应减量,猪价面临趋势下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