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血液透析是这么回事!4个关键问题,帮你读懂生命守护技术 | 科普时间
创始人
2025-10-13 22:07:04
0

当听到“血液透析”这个词时,有些人可能会感到陌生。殊不知,血液透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更是延续生命的希望之光。我们梳理了大众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带您读懂这项看似“复杂”,却已拯救无数生命的医疗技术。

Q1

血液透析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您可以把血液透析设备想象成一个“人工肾脏”,或者一台精准的“血液清洗机”,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替代受损肾脏的部分功能。

健康的肾脏如同人体自带的“精密过滤器”,可以清除代谢产生的尿素、肌酐等毒素,排出多余水分,同时维持血钾、血钠等电解质平衡,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调节生理功能。

当肾脏因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出现严重功能衰竭(即终末期肾病,俗称尿毒症期)时,毒素和水分在体内大量堆积,引发乏力、水肿、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此时,血液透析就成了“救命手段”:它通过专用管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流经一个名为“透析器”的核心部件(内部有无数半透膜纤维),利用弥散、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步调节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最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图片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有明确的治疗规范:治疗前需先建立血管通路,患者每周需到医院2~3次,每次完成4小时的血液净化。它的优势是毒素清除效率高,但缺点也很明显——需频繁往返医院,且治疗期间饮食控制较为严格(如限制水、盐、高钾食物摄入)。

除了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还有另一种选择——腹膜透析。这种方式更适合居家操作,主要通过腹腔内植入透析管,利用人体自身腹膜过滤血液。患者可自行在家每天换液或夜间用机器辅助治疗,时间安排更灵活,饮食限制也较宽松。但其主要缺点是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可导致发生腹膜炎,若注意无菌操作,可以明显降低腹膜炎的发生概率。

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耐受度和个人意愿等,选择最适配的透析方案。

图片

Q2

一旦开始透析,就要做一辈子吗?

答案是“不一定”,关键取决于患者肾衰竭的性质——是急性还是慢性。

1.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这类情况多由突发性因素引发,比如严重感染、药物中毒、尿路梗阻、严重的肾小球肾炎等,经过及时有效治疗,肾功能损伤多为“可逆”。通过一段时间的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蓄积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为肾脏争取休息和修复的时间。待肾功能逐渐恢复,能满足身体基本需求后,就有机会彻底摆脱透析。

2.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这是临床更常见的情况:肾损伤是长期、渐进性的,当肾功能衰退到无法逆转的程度,意味着肾脏已经无法自主完成代谢任务,患者就需要终身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要么长期规律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要么等待合适的肾源进行肾移植。

图片

简单来说,只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才大概率需要“终身透析”;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更多是“过渡性治疗”。

Q3

血液透析过程痛苦吗,具体是怎样进行的?

透析过程本身通常不痛苦,患者的“不适感”更多来自治疗前的准备和长期的自我管理。

1.透析前:先建“生命线”——血管通路

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一条安全、通畅的血管通路,这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临床中最常用的有两种:

动静脉内瘘:这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通路”。通过外科小手术,将患者手臂上的一根动脉和临近的一根静脉吻合,让动脉血流入静脉。经过1~3个月, 静脉会逐渐“动脉化”——管壁变厚、管腔变粗,既能承受透析时的血液流量,又便于护士反复穿刺。穿刺时的疼痛感和普通打针、抽血类似,多数患者都能耐受。

中心静脉导管:主要用于“临时或紧急情况”,比如患者急需透析但动静脉内瘘尚未建好,或内瘘出现堵塞、感染等问题时。医生会在患者的颈部或大腿根部植入一根柔软的导管,导管一端留在体外,用于连接透析管路。这种通路的优势是可以立即使用,但长期使用容易引发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因此不建议作为长期通路。

2.透析中:4小时的“安心等待”

图片治疗前,护士会先核对患者信息,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确保设备无菌;接着对血管通路部位(如内瘘手臂)进行消毒,然后穿刺内瘘(或连接中心静脉导管),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无菌管路引入透析机。

治疗过程中,血液会持续流经透析器,完成毒素和水分的清除后,再通过另一根管路回输到患者体内。患者通常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期间可以看书、听音乐、追剧,甚至闭目休息,4小时的治疗过程通常比较轻松。

3.哪些情况会让患者感到“痛苦”

患者的不适感,很少来自透析本身,更多源于两点。

一是长期的生活改变,比如必须严格控制饮水量(否则容易引发水肿、心衰),不能随意吃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避免高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

二是少数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或透析后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但随着现代透析技术的进步,这些并发症的发病率已大幅降低,且医生会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透析参数、补充钙剂),减轻患者的不适。

Q4

血液透析后还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吗?

完全可以!规律透析的核心目标,不仅是“维持生命”,更是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很多患者在开始接受规律透析后,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被清除,之前因尿毒症出现的乏力、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食欲和体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提升。

生活层面:除了每周固定的2~3次透析时间,患者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如做饭、散步、购物,甚至外出旅行(提前联系目的地的透析中心,预约“旅行透析”)。

工作层面:不少患者在透析稳定后,会选择重返工作岗位,尤其是从事文案、管理等非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只要与雇主沟通好工作时间(如避开透析日),合理安排作息,完全能胜任工作。

图片图片

所以,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对肾病不必恐慌:充分了解透析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做好饮食和生活管理,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与疾病“和平共处”,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