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据IPO早知道消息,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风药业”)于2025年10月8日正式以“2652”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本次全球发售4119.8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6,697.80倍认购,成为今年8月港交所经修订后的新股定价机制实行以来,超购倍数第二高的新股。
长风药业是全球少数掌握吸入制剂全链条技术的企业,拥有全剂型技术平台和面向全球高端制剂市场的生产设施,具备复杂复方吸入制剂的研发及商业化能力。通过在吸入制剂领域粒子工程、装置设计、产品表现评估、规模生产工艺、临床开发等能力平台的积累,长风药业在全球吸入制剂开发方面处于前沿地位。
长风药业全面的产品组合覆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过敏性鼻炎等多个临床需求较大的治疗领域,可满足大多数患者和医疗机构在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需求,实现呼吸科、儿科、内科、急诊科、耳鼻喉科和重症医学科等多个专科的覆盖。
长风药业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梁文青博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创新与积累,长风药业已发展为全球吸入给药技术的新兴领导者,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吸入性药物具有众多关键优势并已成为治疗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金标准。此外,凭借将药物直接递送到肺部和体循环的独特优势,吸入疗法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到其他治疗领域。这一趋势为长风带来了广阔的未来发展机遇。我们期待以此次上市为全新起点,充分发挥长风在吸入制剂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价值回报,同时,我们将始终坚守使命,致力于开发创新疗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并不断突破吸入制剂技术的应用边界。”
据IPO早知道消息,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计划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以“267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一家机器人服务AI赋能技术企业,成立于2014年的云迹科技现已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中位列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而言,云迹科技以6.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以13.9%的国内收入份额在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酒店场景中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额总和。
目前,云迹科技的产品已覆盖全球超3.4万家酒店,服务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头部酒店集团,2024年与美团外卖达成合作,已向万家酒店提供从“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程闭环配送联动服务,全球同时在线机器人单日峰值超3.6万台,年累计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成熟的软硬一体系统级方案,云迹科技还在加速渗透医疗、工厂、楼宇等高价值领域渗透。截至2025年5月,累计服务医院数量增加至150余家,落地北京协和医院、立讯集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内的多个行业标杆客户。今年上半年,云迹科技非酒店场景新增合约163份,较上年同期增长79.1%,合约金额达5110万元,同比激增1444.7%。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和2.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2%;同期,云迹科技的亦从2022年的0.39亿元以64.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1.06亿元。今年前五个月,云迹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长18.9%至0.88亿元,毛利则同比增长10.2%至0.35亿元。
当然,营收规模和盈利质量的增长得益于“硬件+AI”双业务线的协同发力——其中,作为营收主力的机器人硬件业务,凭借第三代UP复合多态机器人实现工具交互与群体协作,已累计服务超3.4万家企业客户;而被视作"第二曲线"的AI数字化系统业务则在2022至2024三年间以4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今年前五个月智能体应用的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194%,成为第二条高增长曲线。
在18C章程下,云迹科技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阿里、联想创投、腾讯、启明创投以及携程;资深独立投资者则为安徽人工智能公司和河南科投。此外,云迹科技的投资方还包括中信证券、光控众盈、海银资本、沸点资本、金茂资本、澜亭资本、睿住资本、泰州东南文投基金、中移创新产业基金等。
据IPO早知道消息,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查查”)的IPO申请于10月10日获受理,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
成立于2014年的企查查作为一家专业的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致力于提供准确、高效、便捷的商业数据服务,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各类商事主体的信用、风险、商机、资讯等,从而提高决策效率,赋能业务发展。
具体来讲:企查查于2014年上线了面向C端用户的会员类产品,2016年发布首款收费产品——企查查VIP会员,并在此后年度陆续推出企查查SVIP会员、企查查专业版等产品。在C端产品基础上,企查查结合B端多元化行业的共性需求,针对性推出一系列专业版产品,包括查询终端、尽职调查产品、风险监控产品等。其中,专业版产品融入了对应用场景的需求理解和行业积累经验,主要面向各行业供应链、法务、财务销售、战略部门,金融机构风控部门、地产行业招商部门、媒体及各类专业服务行业等。
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中国商业大数据服务行业蓝皮书》及QuestMobile 数据,2023年在国内企业信息类的通用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中,企查查的市场份额、移动端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二,移动端应用商店下载量第一。
C端业务数据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企查查产品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5亿。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付费用户数分别为90.62万、102.14万、104.80万和54.83万,同期各渠道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6,467.64万、7,291.54 万、8,420.75 万和8,011.25万,ARPPU分别为576.07元、595.46元、597.41元和624.01元。
B端业务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企查查服务于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租赁、法律、商务服务、零售、制造等多个行业及政府部门,与众多行业龙头客户达成合作,已覆盖5大国有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80余家保险公司、50余家证券公司、200余家律所及上百家中国五百强企业等。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企查查的营收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和7.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89%。今年上半年,企查查的营收为3.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企查查的盈利能力相当之强——2022年至2024年,企查查的净利润分别为1.90亿元、2.56亿元和3.17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72亿元,净利润率超45%。
企查查计划通过本次A股IPO募集超15亿元,将主要用于企查查C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以及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据IPO早知道消息,InxMed Limited(以下简称“应世生物”)日前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7年的应世生物作为一家临床后期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改进肿瘤治疗范式。具体来讲,应世生物策略性地专注于多种肿瘤类型共有拥有的关键讯号传导枢纽,尤其是黏著斑激酶(FAK)和整合素通路。同时,应世生物还通过靶向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拆除肿瘤细胞周围的保护屏障。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应世生物是截至2025年8月19日中国唯一拥有选择性FAK抑制剂于晚期临床试验药物的公司。截至同日,应世生物的产品管线涵盖核心产品ifebemtinib(一种接近商业化的高选择性FAK抑制剂),IN10028(第二代选择性 FAK抑制剂)以及三种创新候选抗体偶联药物ADC。
这里不妨重点介绍一下核心产品ifebemtinib——其作为应世生物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的口服小分子FAK抑制剂,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选择性FAK抑制剂。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持续显示ifebemtinib有能力破坏肿瘤防御机制,与包括标准化疗、靶向治疗、抗体偶联药物(ADC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产生疗效协同。Ifebemtinib的临床前景也得到监管机构认可,包括与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PLD)联合治疗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和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与KRAS G12C抑制剂D-1553(garsorasib)联合治疗一线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已接受至少两种疗法的KRASG12C突变结直肠癌(CRC)患者获得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显示出ifebemtinib卓越的协同增效性,有望成为多种癌症治疗方案的基石疗法。
成立至今,应世生物已获得康桥资本、AIHC Capital、复健资本、恩然创投、鹰盟资本、华创资本、国弘投资、国投招商、陕投成长基金、厚新健投、昆仑资本、澄翔资本、比邻星创投等知名机构超9.29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应世生物的估值为3.0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