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福州市鼓山苑小学专场启程
红色降虎行 少年承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适逢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红色之旅”12日再启程。福州市鼓山苑小学专场以“红色降虎行 少年承记忆”为主题,开启“行见晋安|行走的思政课”抗战主题寻访活动,让少年在行走与感悟中赓续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
福州市鼓山苑小学校长黄美琴带领学生宣誓。
寻足迹:展馆内外忆峥嵘
“同学们,你们知道1934年有一支红军队伍高举抗日旗帜,在八闽大地写下了怎样的英雄篇章?”伴随着讲解员饱含深情的提问,12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的小营员们走进位于晋安宦溪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降虎)纪念馆。
▲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降虎)纪念馆,小营员们专注地观看展陈。
在降虎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热血故事在山间回荡。1934年那场惨烈的血战中,600多名红军战士用生命践行使命,长眠于此。
纪念馆大厅中央的主题浮雕将小营员们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红军战士们手握钢枪冲锋陷阵的画面定格其上,“血战东南半壁红”的壮阔场景跃然眼前。
“这面墙上的文字,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密码。”讲解员指着一侧墙面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精神寄语说。孩子们纷纷驻足,轻声朗读,红色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萌芽。
小营员们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福州抗战档案史料展”现场认真记笔记。
沿着历史回溯通道前行,墙面地图上的红色路线如同跳动的火焰,标记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福建出发的关键节点。最让小营员们震撼的是“北峰激战 血洒八闽”展区的“血战降虎”场景。“那一日飞机轰炸声就没有停过。国民党部队的炮兵不断向红军的进攻部队打炮。顶着枪林弹雨,红军战士连续向守敌发起进攻,并一度以刺刀肉搏长达半小时。”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小营员们的眼神变得格外凝重。
离开纪念馆后,小营员们沿着山路来到红军烈士墓前,向烈士三鞠躬,敬献鲜花。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小营员们鞠躬、献花,手搭着碑沿,缓步绕碑瞻仰,用静默与敬意告慰英烈。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四年级学生阮心恬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
师生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默哀。
担使命:少年心中立壮志
当日,小营员们还走进三坊七巷安民巷,参观“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福州抗战档案史料展”。展览通过“日寇入侵”“奋起抗战”“夺取胜利”“青史永存”等4个篇章,以珍贵照片、文物和史料,全景展现福州军民浴血奋战的岁月。展览中,从遭遇入侵的苦难到奋起反击的壮烈,每一幅照片都在告诫人们:和平来之不易。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随行的福州市鼓山苑小学校长黄美琴带领全体小营员庄严宣誓。
黄美琴表示,这场红色寻访之旅意义非凡,从降虎村的山林到三坊七巷的展馆,每一处足迹都镌刻着震撼与感动。她勉励小营员们:先烈们用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安宁,当以他们为榜样,把红色记忆藏于心间,把爱国情怀化为行动,勤奋学习、锤炼品格。
▲小营员们弯腰穿过当年的红军战壕
悟初心:纸笔之间传信仰
在写作指导环节,福州市鼓山苑小学语文教师蒋海燕回顾了当天的红色之旅,用“感动 感恩 传承 奋进”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感受。
蒋老师建议,通过具体的场景、微小的物件、生动的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蒋老师还读了篇范文,引导小营员们体会“以小细节托举大主题”的写作技巧,让红色信仰通过文字落地生根。
“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才能读懂先辈的不屈与担当,这是我奋进的力量。”小营员徐芷萱说。
小营员胡文熙感慨道:“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蒋海燕老师为小营员们上写作课。
思政亮点
福州市鼓山苑小学:探索“思政+”创新实践 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传承
值此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之际,福州市鼓山苑小学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方向,以“行走的思政课”为核心抓手,将建队精神与时代育人需求深度融合,探索“思政+”创新实践模式。
学校坚守“至善教育”初心,以爱育爱、以行践知,依托沉浸式研学、社区服务等实践载体,带领学生触摸家乡发展脉搏,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少先队“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学校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与地方红色文化,构建“思政+”融合课程体系,打破课堂边界,在传承红色精神与创新教育形式的碰撞中,激活大思政教育新生态。
面向未来,福州市鼓山苑小学将以少先队建队76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汇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以教育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提升,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引领成长方向的源头活水,为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教育新动能。(记者 赵铮艳 周桃茂/文 石美祥/摄)
上一篇:榕台青年戏曲文化交流活动启幕
下一篇: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复职后再次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