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重庆燃气事件 道歉需见行动
创始人
2025-10-12 15:01:27
0

人民网评论指出,近期重庆燃气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此类问题,仅靠口头上的道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弥补错误、改进服务。这不仅包括对受影响用户的合理补偿,也应包括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员工培训的加强。企业的每一次失误都是一次检验其责任与担当的机会。通过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这也提醒所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用户至上”的理念,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人民网的评论强调了企业在面对问题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进行形式化的道歉,而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以此恢复并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2月16日,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诚恳接受调查处理意见,深刻反思,并向广大用户致以深深的歉意。此前,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该企业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以及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

时隔两天,重庆人民终于等到了这份道歉。相比上次“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此次则用了“致以深深的歉意”。企业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开道歉是最基本的企业伦理,也是获得宽宥、重塑形象的必要途径。

然而,不能每次都在事后仅以道歉收场。如果只求蒙混过关,缺乏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止于应对舆论,这样的道歉只会显得苍白而廉价。最终结果仍会损害群众利益。

真正的道歉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具体来说,需要深入开展内部调查,确保整改工作全面彻底落实。

公众的信任容不得透支,群众的利益不容一再伤害。只有认真汲取教训,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才不会一错再错。否则,任何轻佻之举都会进一步蚕食群众的善念,瓦解公众对企业的基本信赖。

供气、供水、供电等都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燃气关乎人间烟火,关乎民生之重,希望相关企业始终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绝不能罔顾这一要求,绝不能再伤害群众利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