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桂瑞
世界上总是有许多尚未被侦破的犯罪,等到诉讼时效满了还是因毫无线索而石沉大海。然而,有时一个偶然的契机,便能让原本毫无头绪的悬案突然迎来真相。
神秘失踪
时间回到1978年的夏天,东京的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足立区的一所小学里,就在本来该是安静的暑假值班日的那几天,学校的美术老师石川千佳子忽然不见了。
石川千佳子29岁,长相清秀,说话轻声细语,做事一丝不苟。8月15日那天轮到她去学校值班,按理她早上就该到学校了,可一整天都没出现。校长以为她身体不舒服,打了电话到她租住的公寓,没人接。正好那几天是盂兰盆节,校长以为她回老家扫墓了,于是又拨通了她在北海道小樽的老家电话。没想到,她的父母却说:“没有啊,千佳子没回来,也没打过电话。”
校长顿时心里咯噔一下。石川老师平时做事最守规矩,怎么可能一句话不说就失联?第二天,校长和几名老师去了她的公寓,门关着,里面一片整洁,没有打斗痕迹,也没有收拾行李的迹象。
得知女儿失踪后,石川的父母从北海道赶到东京,第一时间向警方报了失踪案。警察一开始只认为是“自愿离家”,调查后才发现不对劲。石川千佳子没有男朋友,也从不与人交恶,生活简单得像一张白纸。她的银行账户没有异常,行李和贵重物品都在公寓里,连护照都好好地放在抽屉里。她没有任何理由主动失踪。
在她失踪前几天,她刚从国外回来。那年夏天,她参加了教职员工的欧洲研修旅行,去了东德、波兰、匈牙利一带。在她失踪的前一天8月14日,学校的警卫还声称在校园里见过她。谁能想到,从此以后她就人间蒸发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案件一点线索都没有。警方查了她的旅行记录、朋友、学校,连信箱都翻遍了,仍然一无所获。就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女老师,毫无理由地消失了。
她失踪的新闻愈演愈烈,几年后,社会舆论开始渐渐转向她是不是被北朝鲜绑架了。
这不是在开玩笑。1987年11月29日,北朝鲜特工制造了“大韩航空858号班机空难”事件,造成115人遇难。其中一名嫌疑人持有日本护照,自称“蜂谷真由美”,实际上她是北朝鲜间谍金贤姫。她冒用了日本人身份,而负责教授她“日本化教育”的,是一个被称为李恩惠的女人。
金贤姫接受日本化教育的时间是1981年7月至1983年3月,和石川失踪的1978年相近,当时许多人一度怀疑李恩惠可能就是石川本人。
但几年后的1991年5月16日,埼玉县警确认李恩惠的真实身份是被北朝鲜绑架的名为田口八重子的日本女性。虽然石川与田口并非同一人,但田口在东京失踪的时间是1978年6月,与石川的失踪仅相差两个月,因此,仍然有许多人相信石川就是被北朝鲜绑架了。
时间一天天流逝着,距离她的失踪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关于她的报道偶尔还会上新闻。她的家人依然坚信女儿还活着,只是不知道在哪个国家。
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金正日亲口承认了绑架事件的存在,并释放了5名被害人。那天,几乎全日本都在看新闻,石川的亲人也守在电视机前,希望听到她的名字。很可惜名单上没有“石川千佳子”,他们的女儿,依旧下落不明。
真相揭开
2004年8月21日,距离她失踪整整26年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了警察局。他自称是一名小学的前警卫,说自己要自首。
“石川千佳子是我杀的。”
一听这话警察直接愣住了。一查档案,这个人叫和田,正是当年最后一个见过石川老师的人。他供认,那天下午四点多,他在学校巡逻时碰上石川老师,两人因为工作上的小事争吵起来。她情绪激动喊了起来,他怕被人听到一时慌了神,用手去捂她的嘴,没想到一捂就再也没醒。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就那样了。”他吞吞吐吐地说。
晚上,他趁天黑,把尸体装进车里拉回家,在一楼的和室地板下挖了个坑,把她埋了。那之后,他若无其事地生活了二十多年。
警方当即申请搜查令,第二天他们就来到了和田的家。那是一栋老房子,外面围着铁皮,门口装了两米高的铁门,还有铁丝网和摄像头。邻居早就对这房子避而远之,说屋里的人孤僻、暴躁,连打招呼都不回应。
警方开了门,掀起榻榻米,扒开地板,挖下去一米多深后,果然在塑料布和防水布里,发现了一具白骨。骨头旁边,还有一个石川名下的银行卡、钱包、化妆品、衣服。DNA鉴定结果很快证实,那就是她。
那一刻,所有等待、猜测、希望,都成了泡影。
不过,事情明明已经好好地藏了26年,为什么凶手现在要突然自首呢?
和田在警局里说,他其实早忘了那件事,只不过最近想起来了,才想到要自首。可邻居的证词却说,早在十年前,他就开始把自家打造成堡垒,加铁门、装探照灯、防盗网、监控镜头,还在院墙上拉铁丝,哪有一点忘掉的样子。
早在1994年,他的房子就被划入道路扩张区,政府要求拆迁,他却“钉子户”到底,以“年老居住、搬家困难”为由拒绝拆迁,甚至提出行政不服审查。或许到最终他还是拗不过施工队不得不搬迁时,才意识到再不出面,施工队一挖地板就会露馅。于是,为了自保,他才选择主动到警署“自首”。
迟来的正义
案件虽然水落石出了,可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个杀人犯,竟然不能被逮捕。
原来,在1978年时,日本的刑法规定,杀人罪的公诉时效是15年。也就是说,到了1993年,这案子在法律上已经“过期”。虽然他在2004年才亲口认罪,证据确凿,警方却连拘留都不能,只能任他回家。
“他逍遥法外了26年,我们等了26年,结果一句‘过了时效’,就想打发我们?”石川老师的家人几乎崩溃。不过,石川家的家人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决定走民事途径,向他提起诉讼,要求赔偿一亿八千万日元。
案件进入审理后,又遇上法律难题。民法规定,不法行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20年后消失。如果从1978年算起,早就过了。家属据理力争“我们根本不知道她死了啊,二十六年来她一直是‘失踪’,凶手藏起尸体让我们无从得知,怎么算超过时限?”最后地方法院判决杀人部分超过时效,但隐匿遗体属于持续行为,判被告赔偿330万日元。家属不服,上诉。
后续高等法院推翻原判,认为杀人行为本身也应负民事责任,判赔4225万日元。最后,最高法院维持高院的判决。理由很明确:“如果加害者刻意隐瞒事实,让受害者家属长期无法行使权利,便不能让他借‘时间太久’之名逃避责任。”
那一年,全日本媒体都报道了这个结论。人们觉得,哪怕晚了二十多年,正义至少还是来了。也正因为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公诉时效制度”的重新思考。几年后,日本修改了刑法,废除了对恶性杀人罪的时效期限,从此不论过多久,只要有证据,凶手都可以被追究。
世上很多未知事件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在石川千佳子的故事里,命运像是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她的失踪曾被想象成政治阴谋、国际案件,但这一切只是出自一个男人邪恶的愤怒,没有谍影重重,也没有敌国阴谋,有的只是人性里最阴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