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免陪照护”服务将扩面提质
已覆盖51个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显著降低
“一人住院,全家陪护”,是长期困扰中国一些家庭的问题。自2023年6月起,福州在全市公立医院试点“免陪照护”病房,探索“用专业照护替代家属陪护”的新模式。11日记者从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如今这项探索初见成效,获得了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后“免陪照护”迈向“全领域推广”阶段,将从拓展服务覆盖、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服务协同等方面深化推进。
市二总医院脊柱外科护士与护理员为病人洗头。
试点推进见实效
覆盖面不断扩大
2023年6月起,福州市卫健委牵头在全市公立医院试点开展“免陪照护”病房工作,随后在全市范围内加速推广。
“免陪照护”服务是指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指导和监管下,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全方位的生活照护和基础护理服务。其核心目标是替代家属陪护,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忙乱”的社会性难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截至目前,福州市属公立医院均已开设“免陪照护”病房,并已扩展到3家县区级医院,覆盖51个病区,开放床位近2000张,累计为超过7.2万人次提供了服务,初步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住院照护服务体系。
发布会上,福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开展以来初见成效:试点病区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压疮、院内感染等重点指标显著降低,病区呼叫铃响应次数平均下降超50%,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高位,“免陪照护”模式获得了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尤其在老年患者、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群体中获得了高度认可。
记者从多家市属医院了解到,“免陪照护”病区里,患者从最初“信不过”到“离不开”的感人故事时常发生。
前阵子,78岁的黄女士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接受左股骨颈骨折手术,她和家人最初是“免陪照护”模式的怀疑者。手术当晚,因疼痛和家人不在身边带来的焦虑,黄女士频繁按响呼叫铃,护士和护理员每次都迅速响应并耐心安抚她。次日,前来探视的儿子陈先生听说夜里的情况,特别是同病房患者的夸赞,得知护理团队为母亲忙碌了一整夜,十分感动。更让他触动的是,针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护理团队主动加强了心理关怀,经常陪母亲聊天解闷。最终,陈先生的态度从质疑转为信任和感激,亲笔写下感谢信,并送上“优质护理”的锦旗。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福州样本”
“免陪照护”赢得患者和家属信任的背后,是一套严密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发布会上,福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州市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创新与规范管理并重,探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样本”,为服务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管理上,“免陪照护”服务实行“医院—护理员公司”双轨共管机制。在病区层面,建立“护理部—护士长—护理员组长”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推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调配、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管理),确保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与同质化。构建“医生—护士—护理员—送检员—陪检员”五位一体的专业照护团队,明确分工、高效协同。
同时,深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智慧病房建设,配置床旁专属呼叫铃及护理员响应手环,实现呼叫“秒级响应”;应用智能电子床头卡、中央智能大屏、移动护理工作站,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全面实现后勤物资下收下送,并应用智能输液监控、机器人送药等技术,实现“护不出区”,保障安全、提升效率。
而真正打动患者的,是超越技术层面的人文关怀。病区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全程,加强护患沟通,关注患者心理需求,营造温馨照护环境。
此外,市卫健委还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为“免陪照护”病区申请专项经费补助,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与资金保障。
扩大覆盖提质效
向更多医院和病种开放
据介绍,福州市“免陪照护”服务推进充分立足各医院学科特色与发展定位,围绕患者刚需程度高、专业护理需求迫切的重点科室精准落地。
比如,福州市第二总医院依托自身专科优势,已在关节科、创伤科等20个病区开设近900张床位,配备近300名护士及近200名医疗护理员,形成“8小时轮班、四方查房”的标准化服务模式;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结合心血管疾病诊疗专长,在心血管内科重点推进服务;福建省福州结核病防治院聚焦呼吸领域专科特色,率先在内科病区开展试点;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立足肝胆专科优势,在肝移植科、肝胆胰脾外科等科室落地服务;福州市中医院则结合中医诊疗特色,在脑病(神志病)科等科室推进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从拓展服务覆盖、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服务协同等方面深化推进‘免陪照护’工作,努力构建更具温度、更富效率、更趋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福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现有基础上,总结和推广成熟的“福州样本”经验,指导更多有条件的公立医院逐步开展这项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共同提升全市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在病种覆盖上,会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患者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服务标准和流程,使这项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类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该服务成为福州医疗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惠及更多市民。”上述负责人说。
福州市中医院护理员和护士送病人去检查。
热点问答
“免陪照护”如何收费?
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环节,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市民关注的一些问题。
问:护士和护理员的服务内容如何区分?
答:医疗护理员的工作内容与护士有着明确的边界。
护士工作聚焦核心医疗专业技术范畴:一是对患者进行涵盖病情、自理能力、护理需求等方面的入院评估,据此制定个性化诊疗护理计划与照护方案,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与护理效果,动态调整护理计划;二是开展静脉穿刺、输液、输血、注射等医疗技术操作,解读检查报告,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与护理措施;三是对医疗护理员的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与监督,纠正不规范操作,同时负责患者的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与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突发病情变化时,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实施专业抢救。
医疗护理员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心理慰藉、安全管理四大类。生活照护涵盖协助患者进食、饮水、排泄、洗漱、穿衣等日常起居,就连洗头、洗澡等细节需求也能精准满足,并负责患者床位整理与病房环境维护,协助整理个人物品,保持公共区域整洁;基础护理是指在护士指导下开展工作,包括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压疮预防、清洁消毒、配合护士进行标本采集等;心理慰藉则通过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尤其是给空巢老人、异地就医患者等群体提供重点情感支持;安全管理则形成全流程防护,涵盖协助患者上下床、夜间巡护、预防跌倒、病房环境隐患排查等,为患者营造安全的康复环境。
问:“免陪照护”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答:关于收费标准,2025年5月,福建省医保局出台《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规范整合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自2025年7月1日起,福州市依据该规定执行收取“免陪照护”服务护理费。
免陪照护服务护理费指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事项,在没有家属和护工参与的情况下,完全由护士、护理员承担患者全部生活护理。按照患者不同的护理等级,在对应等级护理收费的同时加收“免陪照护”服务护理费,分为80元/日和150元/日,由患者自行支付,该价格涵盖了生活照顾等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基本物质资源消耗。
问:如何确保护理质量不打折扣,让家属安心?
答:除了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的机制来确保护理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外,福州市以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将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入“免陪照护”全流程,切实推动护理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升级。
响应机制方面,医院配置呼叫铃、护理员响应手环,实现患者需求快速响应;信息共享方面,医院通过启用智能电子床头卡或改造His系统,保障信息透明与高效流转;安全效率方面,一些医院推行线上订餐减少人员接触,借信息化考核系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个性化服务方面,依托信息化评估确定护理级别,精准匹配患者需求,全面提升免陪照护服务质量与患者就医体验。(记者 陈丹/文 石美祥/摄)
上一篇:灰犀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