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的海面上,几艘装满澳洲铁矿石的货船突然调头,不是遇到台风,是中国的钢铁企业拍了板:“不买了”。
同一天,澳洲最大的铁矿巨头必和必拓急得发声明:接受中国客户的人民币结算。
这不是普通的生意吵架,是咱们憋了十几年的气,终于出了。
过去买铁矿石,咱们多花了7000亿冤枉钱,被人当软柿子捏;现在反过来,咱们逼全球最大的矿商低头用人民币。
这场“定价权反杀”,到底藏着多少咱们的狠劲和准备?
过去有多惨?7000亿买了个“谈判没底气”
其实早十几年前,咱们就被澳洲坑得疼。
有个叫胡世泰的澳籍华人,在力拓当高管,表面跟咱们称兄道弟,实际把中国钢企的谈判底线、库存多少、甚至下个月要买多少矿,全偷偷卖给澳洲。
从2000年到2006年,整整六年,中国在铁矿石上多花了超7000亿。够建几十个大型钢厂,够给全国钢企发好几年工资。
更气人的是,澳洲的矿成本才十多美元一吨,卖咱们要一百多,扣掉运费和税,每吨还能赚一百多美元。
咱们钢铁行业够拼吧?产量占全球一半,技术也不比谁差,可利润率才1.5%,等于辛辛苦苦炼钢,赚的钱全给澳洲人拿走了。
那时候谈铁矿石价格?澳洲说涨10美元,咱们就得认,连还价的依据都没有,因为他们握着咱们的底牌。
现在凭什么赢?三张牌把澳洲的“卡脖子”变成了“求咱们”
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手里的三张牌就是底气。
第一张牌是敢停购。必和必拓60%的铁矿石都卖给中国,咱们一停,他们的生产线都得慢下来,利润直接少一半。
国庆节前那批调头的货船,就是给澳洲的警告:“别想再赚我们的超额利润”。
第二张牌是找好了替代:巴西的淡水河谷早跟咱们用人民币结算了,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马上投产,50亿吨储量,品位比澳洲矿还好,咱们帮他们修了铁路、建了港口,初期就能产6000万吨;
俄罗斯也有290亿吨矿,今年前八个月咱们从澳洲进口的比例都降了12%。
第三张牌是有自己的定价市场。大连的期货交易所,铁矿石合约成交量是新加坡的20倍以上,全球投资者都盯着咱们的价格走,咱们说多少钱,市场就认多少钱。
有了这三张牌,咱们当然敢要求用人民币结算,不是要欺负谁,是要拿回本就该属于我们的定价权。
结语
从被坑7000亿到让必和必拓用人民币,这不是简单的“翻身”,是咱们打破了澳洲的铁矿垄断,更是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第一次亮剑”。
以前美元靠石油绑住全世界,现在咱们用铁矿石立自己的规矩。
接下来还有石油、天然气、芯片,每一步都难,但至少这一次,咱们赢了,赢在十几年的布局,赢在对自己的市场有信心。
那些想卡咱们脖子的国家该醒醒了:中国市场很大,但不是谁都能随便赚便宜的,想要合作,得按咱们的规则来。
这局,咱们赢得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