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田雨,原文标题:《独家 | 淘宝闪购首个服务规范来了! 商家延迟送达须赔付》
亿邦动力独家获悉,淘宝平台将新增《闪购服务规范》,新规将于2025年10月12日起逐步生效。
根据规定,商家需要根据门店实际经营情况,合理设置门店营业时间,及时维护商品库存,消费者下单后默认商家接单。商家需在最晚拣货完成时间内,根据订单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拣货完成并打包出库,以确保在订单的预计送达时间内,准时将商品交付给消费者。
平台将根据商家设置或商家合作配送服务商回传的信息,并结合消费者下单地址,计算预计送达时间并向消费者透出。预计送达时效属于商家对消费者的配送时效承诺,商家应在预计送达时效所承诺的最晚送达时间前送达商品。
其中,送达商品包括以下三个认定场景。
当商家的实际送达时间超过预计送达时间中的最晚时间,则属于延迟送达。
需要强调的是,当商家延迟送达但时间少于15分钟时,就已经属于违约,平台将预警商家并纳入考核,暂无赔付要求。
但当商家延迟送达时间≥15分钟且<20分钟,则商家须以发放赔付红包的方式向消费者赔付3元/单;延迟送达时间≥20分钟,则商家须以赔付红包的方式向消费者赔付5元/单。
此外,当商家的商品出现缺货情况时,需要以发放赔付红包的方式向消费者赔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10%。但赔付金额最高不超过50元,最低不少于5元。同时,针对产生缺货订单的商品,平台还会屏蔽门店24小时。
据亿邦动力了解,目前,以下三种情形都属于商家缺货。
延迟送达后,超48小时仍未送达的;
消费者反馈在预计送达时间内未收到货,且无拣货完成/已发货等节点信息;
商家自主承认缺货/拒绝发货/要求加价发货的。
不仅如此,当商家出现虚假妥投情况时,也需要以赔付红包的方式向消费者赔付10元/包裹。比如,订单不符合上述提及的送达认定标准,未送达指定地点;或者用户实际未收到商品,但订单已点击送达。
除了上述处罚外,平台还将视违规情节严重程度或消费者投诉、舆情情况,采取屏蔽、监管、清退门店等措施。
亿邦动力了解到,只有当商家单一门店的所有指标均持续符合相应的“达标要求”,该门店所关联的商品才有机会透出“闪购”标识。而当门店的任一指标不符合“达标要求”时,平台将取消“闪购”标识透出(“下标”),下标状态将维持一定周期(“下标时长”)。
比如,平台每天都会检验商家门店的准时送达率,上述指标需维持在90%及以上,否则次日将会被取消“闪购”标识一天。其中,准时送达率是指在近三天内,商家在预计送达的最晚时间内送达的订单量在门店总订单量所占比例。
平台方面强调,退款单、拒收单、未送达订单、门店自提订单不纳入上述配送服务相关指标的计算。
在2025年8月底的财报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强调,随着淘宝闪购已经达到领先规模,平台将快速提升经营效率。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用户结构、订单结构、履约效率和成本的优化。
现在,通过严格的时效承诺和违约赔付,平台意在倒逼商家侧的履约链条提升效率,优化用户的最终体验,从而巩固前期烧钱换来的市场地位。
在补贴战难以持续的情况下,“可靠的确定性”本身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用户心智壁垒。当“30分钟送达”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有赔付条款保障的承诺时,即时零售大战或许就从粗放的补贴式竞争,往更深入的效率、体验竞争中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