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美关系再度像坐上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美国似乎受到某种刺激,再次对中方下狠手。10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商会在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控中国系统性地背离二十五年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的承诺,特别是在扩大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等方面;报告还声称中国利用不透明的“国家安全”法,打造出一辆经济发动机。它还说中国一边高谈多边主义,一边在打经济消耗战,要求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政策,比如取消对美国大豆的报复性关税等。
不过,这份报告的口气被许多人视为情绪化甚至偏颇。人们 pointed out,近些年真正践踏WTO规则、对世界各国发动关税战、发起所谓“301调查”、对他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的,往往是美国自己。没有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也就不会有中国对美国大豆等商品的报复性关税。有人认为,美国才是全球范围内产生经济与政治冲突、甚至对全球和平造成威胁的源头之一;美国的货币扩张与对外干预,给许多国家带来负面影响。
10月8日,美国商务部还宣布对15家中国公司实施出口管制,理由是它们协助哈马斯和胡塞武装等由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并购买美国无人机所需的电子元件。这被解读为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干预立场,以及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公开支持。与此同时,美国在联合国的立场也让世界其他国家感到分歧明显。
据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披露的数据,在新一轮以哈冲突发生后的两年里,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已超过217亿美元。以色列现役的武器装备,包括战斗机、导弹等,很多都来自美国。这种军事援助规模引发人们对美国在中东长期介入的担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对外表示,“他对世界和平作出了伟大贡献,完全有资格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种说法在不少人眼里显得讽刺:美国才是全球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破坏者。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正常经贸与和平关系,但美国却不断给他们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美军及以色列军队在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地区的军事行动被批评为无视国际法与地区稳定;反过来,只要中国与这些国家有经贸往来,美国就以各种方式施压和制裁,让人难以理解其逻辑。
从道义和实际力量来看,美国现在确实没有资格在我们面前摆出架子、指手画脚。对华新一轮制裁只会带来更强力的反制。
10月10日,中国商务部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具体包含对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磁性材料制造,以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出口限制。这次的管制更为完整、覆盖面更广,力求不再给美西方留下任何漏洞。凡是对境外稀土开放、提炼有直接帮助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均将受到管控。稀土作为制造高端磁材和电子设备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此举被视为保护国内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步骤。
可以预见,这将让特朗普团队在短期内感受到压力,因为一旦国内稀土产业链实现自主化、完善化,相关计划的推进成本和难度都会显著增加。
中国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