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
就在刚刚,Figure AI直接掏出了最新人形机器人——Figure 03。
从2023年第一代验证原型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Figure AI已经迭代到第三代了。而且这次CEO Brett Adcock更是直接放话:Figure 03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人形机器人。
根据介绍,Figure 03这个崭新的人形机器人,目标就俩字——实用。官方演示视频如下:
Brett Adcock表示:「顺便说一下,这部影片中的所有操作都不是远程控制完成的。」
Figure 03设计细节省流版:
为Helix而生:配备全新传感系统和手部结构,专门激活Figure自研的「视觉-语言-动作」AI系统。
家庭场景优先:加入柔性材质、无线充电、更强语音系统、更安全电池,目标是在你家自主干活。
大规模制造:从一开始就奔着量产去的,零部件制造成本直接砍了90%。
全球部署:降低制造成本,让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要造一个能真正帮你洗碗、铺床、叠衣服的人形机器人,把家务活全包了,让用户彻底解放双手。这种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想法,可以说是相当Adcock了。
如果说硬件是机器人的「身体」,那AI就是它的「大脑」。
Figure 03最核心的技术突破,就在于它搭载的Helix系统。而这个神经网络的架构,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模仿人类认知:
System One(系统一):类似人的神经系统,负责快速反应;
System Two(系统二):更像我们的逻辑大脑,它是一个开源AI推理模型,训练数据来自互联网上的大量图文信息,能帮助机器人理解场景并决定执行何种动作;
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Figure展示的大多数动作并不是靠分别编程实现的,而是由同一个神经网络学会的。换句话说,机器人不是在执行指令,而是在「思考」。
并且Figure 03还配备了新一代视觉系统,专为高频视觉-运动控制而研发:
每个摄像头帧率提升一倍
延迟减少至四分之一
视野范围扩大60%
体积更紧凑
更重要的是,Figure 03的每只手都内置了一枚掌部摄像头,即使主摄像头被遮挡(比如伸手进柜子),也能保持视觉感知,极大地提升了在复杂家庭环境中导航和操作的能力。
当然,高端的人形机器人设计,往往都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Figure 03的手部设计,堪称此次升级的最大亮点。
首先,更柔软、适应性更强的指尖大幅提升了接触面积,抓握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都更稳。接着Figure AI发现市面上的触觉传感器都有硬伤,干脆自己研发了第一代触觉传感器。
这传感器有多敏感?
每个指尖能感知小至3克的压力——相当于一个回形针落在手指上的重量。这种精度让Helix能在物体滑落之前就判断抓握是否牢固,实现对易碎、不规则物体的精细控制。
而且Figure 03还配备了10 Gbps毫米波数据传输——持续学习、性能优化,一个都不落下。
为了让人形机器人进家门,安全性必须拉满。基于此,Figure 03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关键部位用多密度泡沫材料,防夹伤
外壳采用柔软织物包覆,
重量比Figure 02减少9%,体积显著缩小
电池具备多重保护机制
光安全还不够,还得方便。
Figure 03外部软质材料可拆卸、可清洗。穿戴防割耐磨面料的人形机器人,还可为企业客户定制专属制服。侧边则配有显示屏,方便识别身份。
为了提升交流体验,这款人形机器人配备了升级版音频系统:
扬声器体积扩大一倍,功率提升近四倍
麦克风重新布置,语音识别更清晰准确
更贴心的是,Figure 03双脚内置充电线圈,踩上充电底座就能以2千瓦功率无线感应充电,实现连续工作。
Figure 03的执行器性能也迎来了大幅提升:速度提高2倍,扭矩密度显著优化,「抓取-放置」任务效率也有所提升。
不过,尽管Figure 03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实际表现还是有点拉胯。
TIME记者在8月曾参观了Figure 03的实验室,给出的评价是,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挑战依然巨大。比方说,其中一场演示是机器人将衣物放入洗衣机,Figure 02连续两次把衣服掉地上了,捡不起来。
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到了9月,记者见证了Figure 03成功将物品放入洗碗机,清理桌面杂物。不过,叠T恤依旧还是不行,这也是当下人形机器人的通病,尽管demo很精彩,但离「全自主家务机器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接受TIME的采访时,Adcock自己也承认:「我们希望这台机器人能在你家中自主完成大多数任务,全天候工作。我们还没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2026年可以实现,但这需要巨大努力。」
好好好,2025年发布的产品,又画饼到了2026年。
Adcock还宣布,在此之前,Figure 03会先将其交给合作伙伴进行测试。不过,他曾在7月大胆宣称:通用机器人将在24个月内实现,也许只需18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最早的时候可是Figure的金主兼外脑。双方合作期间,OpenAI帮助Figure快速做出了会说话的机器人。但后来Figure发现,「大脑」必须和「身体」一起迭代,才能真正大规模商用。
尤其是,OpenAI追求通用多模态大模型,Figure需要低延迟、高频率、可落地的具身智能,双方接口、数据闭环难以对齐。此外,OpenAI此前被曝重建解散多年的机器人团队,还申请了「人形机器人」商标。
因此,Figure选择单飞,自研端到端模型Helix,但没想到,脱离OpenAI的光环后,Figure AI的融资能力也是相当能打。
上个月,他们完成了C轮超1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英特尔、LG、Parkway等,投后估值约26亿美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扩产、GPU训练集群与数据采集团队扩张。
CEO Adcock瞄准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高达40万亿美元——这是他通过估算全球劳动力市场总值得出的数字。
「未来10年,也许不到10年,全球最大的公司将是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他说,「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从洗碗到铺床,它们将承担各种家务。我们认为未来将有数十亿台机器人投入工作,它们会进入医疗领域,最终甚至会参与太空殖民。」
至于这个40万亿美元的大饼,Figure能吃到多少,以及能不能在2026年真正实现「全自主家务机器人」,还得看Figure 03接下来的实际表现。
从技术演示到真正落地,中间还隔着不知道多少个工程难题。而到底是先实现家务自由,还是先把人形机器人送上火星,拭目以待吧。
附上官方博客地址:
https://www.figure.ai/news/introducing-figure-03
欢迎加入APPSO AI社群,一起畅聊AI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AI新知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