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穷游始发站”大同,在黄金周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创始人
2025-10-08 22:24:15
0

这个国庆黄金周,山西大同正以“挤到看不见尽头的人流”的热搜火爆全网。


在这座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里,攒动的人头几乎铺满了每一条街巷,网友调侃 “这里可能挤了一亿人”。


根据某地图实时大数据显示,10月2日22:20大同以2.492拥堵指数稳居全国夜游热门城市榜首,远超大理(2.049)、湛江(1.516)等旅游名城。


很多人会说,大同是幸运的。


作为北魏古都,它有云冈石窟,有辽金时期寺庙群,有藏在街巷里的千年历史印记。


更幸运的是,它还等到了《黑神话・悟空》,让这座城市一夜之间成了玩家心中的“朝圣地”。


但荣光背后,是“抬头看不见蓝天”的污染,是“年轻人只能进煤矿”的就业困局,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回来”的人口流失。


“因煤而兴、唯煤而困”背后,这座城市一直在探索转型。


黄金周里的 “亿人古城”,不过是这场转型的结果,藏在结果背后的,是一群人对家乡未来的执着。


以下是关于这座旅游城市的真实故事:


一、大同:年轻人的“穷游始发站”


27 岁的李伦第一次感受到家乡大同的“热度”,是在今年暑假期间。


当时,他刚在同事的建议下,兼职做网约车生意。


每天刚一打开网约车接单软件,订单就会准时涌入,目的地多是云冈机场、大同南站,或是古城附近某几个著名的餐厅。


这群游客中有相当数量是因为云冈机场出境机票高性价比而来。


暑期,大同云冈机场推出一批特价出境机票,299元飞韩国、599元飞俄罗斯,就连从大湾区飞来大同的机票,价格也稳定在200~300元区间。




此外,大同到北京仅需两小时的高铁车程。这也让这座偏居晋北的城市,意外成了周边游客“捡漏出境”的中转站,被网友戏称为“穷游出境始发站”。


“大部分游客到大同后,也会借机会到周围的景点游玩”,正是因为如此,李伦见到了大同旅游火爆的另一面。


他见过为抢一张悬空寺登临门票,凌晨四点就裹着外套在山门口排队的游客;


也常在华严寺门口遇到穿着传统服饰、梳着莫高窟壁画同款复古高髻妆容的“供养人”们;


更有游客一上车就掏出手机,手里拎好几个伴手礼的袋子,一上车就问他“知不知道网上最火的那些文创哪里能买?”


就连十一前行业公认的旅游“淡季”,大同古城里知名的几家餐厅都要排队。有的酒楼甚至从下午4点开始就要排队领号,“不然到饭点时,门口乌泱泱一片人,只能花60块钱黄牛票进去。”


看着游客们的热情,李伦动了心思。


他学着其他本地司机的样子,试着向乘客推荐包车服务。毕竟,大同的古建筑多分布在周边县城,公共交通并不方便。


“一开始挺忐忑的,我自己作为本地人,都没去过几个县城的景点。”可让他意外的是,愿意包车的游客不在少数。


仅暑假旺季,他兼职网约车的收入,居然快赶上了主业一半的收入。


但在出租车司机老刘眼里,李伦见到的“火爆”,不过是大同文旅热潮的“冰山一角”。


据老刘介绍,去年8月《黑神话·悟空》面世后,十一期间大同旅游爆火,如果没有提前预订酒店,游客只能连夜到县城、甚至附近老乡家里去问能不能住。


今年春节,大同气温到达零下十几度,游客们的出行热情也不减,以至于大同古城限定“晋B”(大同本地车牌)都不得进入古城,以便给游客们腾空间。


“今年,那来的人更多了”,刘哥语气里有些得意:“你刷短视频就能看到,古城里人挤人,说那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不是夸张,是真的热闹。”


这种“热闹”,成了当地司机们“又爱又恨”的甜蜜负担。“往古城跑肯定有单子,可一进去就堵得一动不动,有时候半小时挪不了几百米。” 


老刘也换了个更具体的说法来形容当地的忙碌情况:“我们山西人最爱睡午觉了,现在旅游旺季,好多人都没午休了。”


在华严寺一家旅拍店做化妆师的小曼,也是“失去午睡”的一员。


她所在的店在大同旅拍圈里算是“中高端摄影”,一套包含妆造、服装、拍摄的写真定价约 600 元。


店里常年配备 3 名化妆师,即便在游客较少的淡季,也常有客人通过社交媒体私信预约,以至于小曼时常要早晨 7 点就赶到店里,给第一批客人做妆造。


而十一的档期,“早在9月就约完了”。小曼语气中有些自豪:“毕竟大同是古都,来这里好出片。”


二、煤都:被煤炭“绑架”的城市


但在小曼和李伦的记忆里,家乡曾经的模样,与如今“网红古都”的标签相去甚远。


1998 年出生的李伦,童年记忆里的大同是“黄色的”。那时候大同古城还没修复,到处是低矮的平房,外墙是黄土,“一刮风就满脸土。”


在9月时,他曾带着一组包车游客去应县木塔,路过城郊的老村落时,心血来潮,指了指路边的黄土墙:“你们现在看到的大同古城,是后来翻修的,早些年市区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房子。”


图 | 李伦口中,曾经的大同遍地是这样的房子


更让李伦印象深刻的是“灰色的天”。“大同整个城市都围着煤炭转,街上跑的全是运煤车,空气里总飘着煤尘。” 


李伦记得,小学课本里学“秋高气爽”这个词时,他抬头望了望被雾霾笼罩的天空,怎么也想象不出老师描述的“蓝天”是什么样子。


老刘说得更直接:“以前我们有一句话形容大同环境‘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城市完全没你们看到的这么整齐”。


那时候他开车也不敢穿白色衬衣,“不然一会就给染黑了”。


在那个年代,“煤矿工人”是大同人眼中的“香饽饽”。“那时候一线煤炭工人的工资,比机关单位的文职人员还高不少。” 李伦说。


小曼的父亲是大同数万名煤炭工人之一。她的父亲在大同煤矿当了 20 年掘进工,每月工资曾是家里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母亲的日子却过得提心吊胆。


“我妈那时候最怕接到陌生电话,总担心是矿上出事了。”直到父亲提前退休,家里收入少了一大截,母亲却松了口气:“钱少点没关系,人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煤炭不仅塑造了大同的产业结构,更给这座城市贴上了难以撕掉的标签。


在文旅产业兴起前,大同的名字常与“煤老板”捆绑出现在媒体报道里,内容多是“一掷千金购豪宅”、“豪掷百万买豪车”之类的猎奇新闻。


2016年,李伦到太原读大学,新生自我介绍时提到“来自大同”,同学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哦,就是那个盛产煤老板的地方?” 


“那时候心里挺难受的,感觉家乡除了煤炭就没别的标签了。”李伦说。


大学毕业时,李伦翻遍了家乡的招工信息,发现大部分招工都和煤炭产业相关,不得不选择留在太原。


小曼的经历与李伦相似。早些年她在外地做化妆师,偶尔回大同探亲时,总觉得家乡可惜,“大同有那么多古建筑,明明很适合做旅拍,可那时候游客太少,根本没市场。” 


直到前两年,在董宇辉的介绍下,不少电商团队来到大同做推荐,小曼才开始觉得“老家好像真的要做文旅了?”。


于是她趁着过年回来,好好逛了逛市内的景点,最终下定了回来的决心。


“不能旅游塑造了如今的大同,但旅游会让大同更好,所以我们很欢迎游客来。”小曼说。


三、遍地开花的机遇


网络上,有很多人说大同是一座年轻人热爱“副业”的城市。


很多在跑网约车的司机,都另有一份主业,除此之外,这里的文创品类也比外地丰富。


大同是晋北枢纽,靠近京津冀,物流网络相当成熟。因此有不少年轻人会利用“地缘”优势,将当地的文创销往外地,甚至海外。


当游客们举着手机在大同古城墙下打卡,或是穿着唐制汉服穿梭在华严寺的红墙间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场持续升温的“文旅热”,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幸运,而是一座资源型城市跨越十余年的刻意为之。


在《黑神话・悟空》用游戏画面将大同推向大众视野前,这座曾被煤炭烟尘笼罩的城市,早已在转型的道路上默默铺路。


2008年至2013年,大同开始了古城修复工程,将散落在市区的古建筑构件收集整理,按原貌重建古城墙、华严寺、善化寺等历史遗迹。


此外,城市内还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关停了大批污染严重的小煤矿,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化、规模化转型。


但在当时,这些举措却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质疑。有人直言“花钱修古城是搞形象工程,不如把钱投进工厂”。争议声中,大同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如今看来,那些曾被诟病的“投入”,恰恰成了今日大同文旅的“杀手锏”。


修复后的古城墙成了“网红打卡点”,华严寺、善化寺成了旅拍圣地,云冈石窟则凭借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吸引着全球游客。


2024 年《黑神话・悟空》的爆红,则像是一场恰到好处的“锦上添花”。


游戏上线后,其中还原的云冈石窟 、悬空寺等场景迅速引发热议。山西文旅更是联动推出“跟着黑神话游山西”主题线路,将游戏 IP 与线下景点深度绑定。


数据是这场热度最直观的见证。


大同市文旅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1575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7.5%。


其中,云冈石窟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恒山景区突破300万人次,均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热度的攀升,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大同平城区为例,截至2024年9月,辖区内住宿行业商户约1513家,其中酒店宾馆643家,占比42.5%,较2023年增加147家,增长率达 29.64%。


然而,在热闹的表象之下,高速发展的文旅产业也逐渐显露出“成长的烦恼”。


深夜的机场外,偶尔会有非本地片区的出租车司机违规拉客、收费;古城内的餐饮业态开始出现严重同质化,十家店铺里有八家在卖“大同刀削面”,却少见能体现本地饮食文化的创新菜品。


更让游客不满的,是部分景点的收费争议。


此前许多免费开放的景点,如善化寺、九龙壁等,近年来陆续开始收费;就连《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悬空寺,也因游客中心的相关规划,引发关于“过度商业化”的讨论。


同时,热度攀升,流量的涌入也给当地文创带来了“原创”保护的难题——因为“佛系”的产品在网上出圈,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后,当地随处可见的“盗版”文创,价格仅正版五分之一。


不过,相较于许多依赖单一 IP 的城市,大同又是幸运的。


“现在提到大同文旅,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黑神话・悟空》,但游戏的热度总有消退的时候,还好大同有千年历史文化可以挖掘,有太多故事能做文创。” 文创从业者文佳说。


她见过不少城市因“流量褪去”重回沉寂:“前几年有的地方靠一条网红公路火了,可除了公路没别的景点,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大同不能走这条路。”


这或许正是大同文旅转型的下一站:从“借势出圈”到“靠实力留客”,在热闹之后,寻找一条更长久的可持续之路。


“我知道的,大同转型这条路会走得很难,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文佳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作者:乔木森,编辑:卓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