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媄(右一)和女儿在店里摆放中秋特色月饼。记者 池远 摄
中秋月满,国庆情浓。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之际,福州大地上演着一幕幕温馨的团圆图景:乡村“新农人”张金亮深耕文旅,让南岭镇变身网红打卡地,吸引游人、归乡者共品乡土味;福信富通凭北斗科技,为归途、海域、城市安全保驾护航;台青陈依媄以文创月饼为媒,串联闽台情谊;滨海新城保障房则助力杨先生等家庭圆了安居梦……多样幸福场景,共同谱写双节家国情。
文旅点亮乡村振兴路
这个长假,福清南岭镇游人如织,刚刚“上新”的小火车观景台成为山间新地标,飞牛集市上的农特馆、文创馆、咖啡厅里人头攒动。“家乡的变化,真的太大了!”飞牛集市项目运营负责人张金亮站在人来人往的集市入口,感慨万分。
作为一名返乡青年,张金亮亲眼见证了南岭镇的蝶变。今年海交会上,由他推介的白晒花生、地瓜烧等南岭农特产品成为“爆款”。而一到节假日,飞牛集市更是人气爆棚。
变化的起点,源于南岭镇一次“向内革新”的探索。通过与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文投集团等合作,南岭镇不仅吸纳了台湾的管理经验与创意,还开发了飞牛集市、牛巢营房、星空露营地等项目,其中飞牛集市项目将“牛”元素融入店招设计,空间被重新规划,成为小镇上新晋的“公共会客厅”。
“我们不仅卖特产、开面馆,还结合了长者食堂、儿童书吧等公益功能,实现产业与公益互补,让项目可持续运营。”张金亮介绍。飞牛集市落地后,迅速吸引了牛肉面馆、咖啡馆、奶茶店等多种业态入驻,第一年即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个,带动一批村民实现收入增长。
更令人欣喜的是,山区小镇的振兴掀起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热潮。树下茶餐厅、见稻咖啡、飞牛美食等一批新晋网红打卡点,均出自返乡青年之手。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梦想,也让南岭的产业生态愈加丰富。
如今,飞牛集市逐步形成以集市为核心,集餐饮、观光、研学等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不仅很多游客专程来南岭,返乡的人也多了,大家共同感受着同一份乡土情。”张金亮说,“乡村振兴,不仅是环境变美、产业变强,更是让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回来,让团圆不再遥远”。
科技守护万家团圆时
中秋佳节,千万家庭围坐赏月时,位于鼓楼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北斗技术守护团圆。
“2010年公司成立后,便紧跟国家北斗发展步伐,如今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靠的是把‘国之重器’落到民生实处。”福信富通董事长、总经理李勇说,“北斗卫星远在天边,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它‘近在眼前’,无论是中秋的归家路,还是渔民的出海安全、都市的万家灯火,背后都有北斗守护的身影”。
据介绍,福信富通以自主研发的“北斗物联中枢云”为内核,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卫星时空底座,在三大领域护航中秋。
中秋返乡潮里,“北斗+数字交通”是归途“安全员”。“我们的卫星时空底座能全周期监测营运车辆,实现实时定位、预警风险、快应突发。”李勇举例说,通过北斗技术让营运车辆的运行更安全,“平安抵达”是科技托底的保障。
福建海域上,“北斗+数字海洋”续写守护新篇。“福建人自古笃信‘海上妈祖’,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用‘端、星、管、用’的融合技术,打造新时代的科技守护。”李勇介绍,“中秋假期海上作业依然繁忙,船舶凭北斗获得航行信息避风险;遇突发,救援力量靠北斗数据速定位,现在出海的渔民都常说一句话:‘天上北斗,海上妈祖’。”
城市中,“北斗+数字城市”点亮万家灯火。“中秋夜,市民赏月访友,城市安全很重要。”李勇说,北斗实时传输的精准时空数据,助力应急部门快处突发、公共安全系统维秩序、智慧园区优配置,北斗就是“隐形卫士”。
文创月饼传递两岸情
在薇麦初秋烘焙工厂店内,台青陈依媄轻轻拉开一只“火车造型”月饼礼盒。翠绿的车身上印着“团圆号”等字样,盒内6枚月饼纹路细腻,闽台两地地标在饼面上相遇。
陈依媄笑说,“虽然高铁尚未跨海,但这列小小的‘团圆号’,能先带大家的思念驶向宝岛。”
陈依媄祖籍长乐,家族早年到了台湾。“爷爷给我取名‘依媄’,发音像福州话里对女孩的昵称,让我永远记得根。”与福州人洪健结缘后,她选择在榕城扎根创业。2018年,她创办自有烘焙品牌,依托台湾特色配方和本地电商渠道,企业成长为福建生鲜电商烘焙类头部品牌。
“一块月饼寄相思。”陈依媄说,中秋月饼不仅是点心,更是一份情意。她每年中秋都会推出融入台湾元素的文创月饼,去年的“日月潭主题礼盒”大受欢迎。今年,陈依媄团队推出系列产品5款,主题涵盖“连心桥”“三通”“闽台地标”等融合意象。
其中,“两情向月 相濡以茉”礼盒人气最高——盒上明月高悬,一座“连心桥”如彩带般串联两岸地标,茉莉花静静绽放旁侧。盒内更藏巧思:以福州传统“三条簪”为灵感设计的“三通簪”书签,象征通邮、通商、通航,寓意两岸民众常来常往、走近走亲的期盼。
来自金门的江宜珍在厦门大学任教近十年,初见“两情向月 相濡以茉”礼盒和火车月饼便一见倾心,当即订购了20余份送亲友,还自留“三通簪”书签在家中珍藏。“既有文创巧思,又装着家国情怀,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是心意也是念想。”
如今,陈依媄的中秋早已定格在福州。“中秋前夕刚和同事们一起吃完团圆饭,就像在台湾过‘尾牙’。”她笑着说。
在新区新城圆安居梦
拿到福建省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市民杨先生喜出望外。这让他离搬进新房子“双龙新居”又近了一步。“没想到这么快,期待能够早日搬进新家。”近日,说起自己的安居梦,杨先生脸上漾满笑意。
有家有团圆。有一盏为自己而亮的灯,餐桌上有熟悉的家常菜,孩子们在客厅嬉戏……这是不少人熟悉的团圆场景。位于滨海新城的双龙新居是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3栋高层住宅楼,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全面封顶,预计2026年建成,带装修交付。目前,有超过800组像杨先生这样的申购登记家庭,选择双龙新居。
自2018年起就在双龙置业工作的谢茜,参与了一批又一批选房配售,看着一个个家庭将要在福州圆了安居梦,她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有些家庭原先居住条件并不好,双龙新居户型、采光都不错,装修也简约耐看,能大大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谢茜说,双龙新居地理位置不错,附近就是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周边配套未来也会越来越齐全。
随着滨海快线通车,位于滨海快线大数据站附近的双龙新居交通配套进一步优化。“滨海快线通车后,福州主城区到双龙新居只需要半个多小时,未来居民出行将更方便。”值此中秋佳节,谢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双龙新居选到满意的好房子,过上幸福生活。(记者 赖志昌 蓝瑜萍 唐蔚嫱 冯雪珠)
下一篇:程伟杰:艺术界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