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东北地区GDP数据正式发布,38座城市经济版图呈现新格局。大连以4647亿元规模蝉联榜首,沈阳凭借10.76%的高增速紧追其后,双核驱动格局愈加清晰。令人瞩目的是长春以3754.88亿元力压哈尔滨(2702亿元),东北副中心之争再起波澜。在中小城市梯队,抚顺以492.6亿元跻身第13位,鹤岗则以15.06%增速成为进步飞快的城市。整体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带动的装备制造业增长强劲,冰雪经济走廊带动的消费复苏明显,各市正通过产业升级打开发展新空间。
长春以创新势能实现跨越赶超,3754.88亿元的GDP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0.6亿元,9.34%的增速彰显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强大动能。光电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轨道客车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已超过35%。反观哈尔滨,虽然保持8.4%稳健增长,但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布局稍显滞后,导致经济总量差距拉大至1052亿元。
抚顺稳居腰部城市领军位置,以24.5亿元增量化验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成色。这座曾以"煤都"著称的城市,如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突破300家,碳纤维材料产能占东北地区六成,第13位的排名印证其"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效。从采煤沉陷区改造的30万平米光电产业园,到浑河沿岸崛起的数字经济走廊,城市正在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鹤岗现象演绎资源城市蝶变,167.3亿元经济体量虽暂居第31位,但15.06%的增速高居东北第一方阵。这座因媒而兴的城市开创性建设石墨深加工基地,球形石墨产能已占全球市场20%。生态修复催生的森林康养产业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寒地试车经济带动冬季旅游收入增长47%。从"白菜房"到"流量之城",这座城市正用多元产业打破资源依赖魔咒。
数据背后更显深意:大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投运带动数字经济增速达18%,沈阳机器人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延边跨境电商交易额激增64%。这昭示着东北振兴战略已进入效能释放期,创新驱动与开放协同正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当老工业基地装上数字引擎,当资源型城市找到转型路径,这片黑土地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振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