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一名女子在飞机上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这名女子的女儿在悲痛之余,希望找到当时在场的同机旅客,以便更好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寻求可能的医疗援助信息。她希望通过公开寻找目击者,还原事件的真相,为她的母亲寻求公正。
这位母亲在飞行途中突然感到不适,尽管机组人员迅速采取了紧急措施并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遗憾的是,最终未能挽回她的生命。女儿希望能够联系到当时在飞机上的旅客,尤其是那些坐在附近的人,她们或许能提供更多细节,帮助理解母亲最后时刻的情况。
这起事件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航空安全、紧急医疗处理以及如何在类似情况下提供有效援助的关注和讨论。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每一个目击者的证词都可能成为关键线索,共同协助揭开事实的真相。
母亲飞机上猝死女儿盼找到同机旅客。2月13日,四川达州至福建泉州的川航3U697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离世。家属在社交平台发文,希望寻找同航班乘客还原事发情况。家属表示,老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脉搏和心跳,院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是非正常死亡,猝死。他们与航空公司协商,但航空公司答复说已经尽到法律上的关照和服务。家属希望能找到同航班旅客,了解母亲在飞机上发病和救治的过程,还原真相。
川航工作人员透露,2月13日3U6979达州至泉州航班上,乘务人员在飞机下降进行安全检查阶段发现坐在40C座位的乘客(女性,61岁)无应答。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但客舱内没有医务人员。乘务组随即为旅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飞机落地后,地面急救人员上机接替乘务组进行急救处置,并用担架将该乘客抬下飞机。公司委托地面人员陪同送医救治,并协同家属及公安部门处理后续事宜。
民航资源网专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许凌洁认为,本事件的关键在于旅客死亡的原因以及航空运输中承运人是否依法依规实施救助等行为。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承运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民航规范。依据《民用航空法》第124条的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如果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这在原因上排除了承运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