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大学学生小张在一个月内因沉迷于刷短视频而意外欠费上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运营商责任的质疑,尤其是关于未及时提醒用户消费情况以及未在用户超出套餐限制时自动停止服务的问题。
小张表示,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并未收到任何关于流量或话费超支的警告信息,直到他的手机被自动断网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欠费。他感到非常困惑和不满,认为运营商应当承担起提醒和控制的责任,以避免用户无意识地产生高额费用。
此事件反映出当前部分运营商在提供透明化服务信息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存在不足。专家建议,运营商应加强用户消费监控机制,及时发送预警通知,并设置合理的消费上限,确保用户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通信费用。同时,教育机构和家庭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依赖虚拟世界。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据报道,大学生小陶向媒体反馈称,自己2024年11月当月手机话费达到8700多元,加上违约金,截至目前欠费已经逾万元。
小陶称,她在用卡期间就是刷短视频,但她不理解的是,欠费这么多,运营商为什么不提醒也不停机。
经过核算,她发现自己超出的流量费用,1G流量费高达258元。她现在的诉求是,她能继续使用这张卡,但希望运营商能够消除欠费。
据了解,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在欠费3天左右,都会发送欠费提醒短信。
并且,可能还会根据用户的号码登记,给予一定的话费欠费额度,只有超出这个额度,并且欠费时长超过一定时间后,会对用户号码进行停机。
而网友小陶表示自己在未收到运营商的欠费提醒和停机的情况下,就直接欠费万元,确实有不妥之处,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