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献策,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建议落地生金 乡村变身热土
在乡村看山望海,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品尝地道农家菜……国庆长假,无需远行,就在福州近郊的乡村里,市民们找到了度假的惬意与诗意。这背后,是福州市人大代表们聚焦乡村文旅发展的集体智慧与持续推动,也是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将一份份沉甸甸的代表建议转化为生动实践的成果。
闽侯溪东休闲山庄的草坪上搭起露营帐篷。
代表献策乡村文旅发展
今年初的市人代会上,乡村的未来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林荣代表着眼于长效机制,提出了《关于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建议》,呼吁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潜能;王艳代表聚焦方寸之地,提出了《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建议》,盘活房前屋后资源;林韵洁代表敏锐捕捉市场新趋势,提出了《关于支持乡村微度假产业发展的建议》,为短途深度游建言;杨默代表宏观布局,提出了《关于推动福州乡村文旅经济发展的建议》,旨在打通文旅经济脉络;程斌代表则注重文脉传承,提出了《关于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这些建议,如同一块块拼图,共同构成了福州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蓝图。
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这些建议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协同研究、合力办理。一场以代表建议为牵引、多部门联动的乡村文旅提升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成效正逐步显现于这个假期的欢声笑语中。
智慧平台成旅游好帮手
“福州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已成为不少市民下乡游的好帮手。该平台由福州市有关部门指导市振兴乡村集团建成并试运行。
该平台整合全市乡村旅游资源,推出热门线路推荐、特色活动直播等一站式服务菜单,让游客“指尖轻点”便能规划行程。同时,福州市持续推进“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建设,“闽运易行”小程序全面运行,提供景点定制直达服务。目前,市区5A、4A级景区已实现公交全覆盖,福清、闽清、永泰、长乐、连江等地相继开通了多条旅游客运班线或公交专线,有效破解了乡村游的交通瓶颈。
经过持续培育,福州市乡村文旅“家底”愈发厚实:累计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2个,星级乡村旅游村16个,福建省金牌旅游村25个,全域生态旅游小镇1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重点镇1个,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30个。去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全年休闲农业营收突破50亿元大关,展现了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看风景、品文化,乡村游的魅力在于多样性。
福州市充分整合临近资源,精心打造了以古厝庄寨探秘游、红色记忆感怀游、清新山水自在游、亲子时光欢乐游、康养运动活力游、多彩田园乡土游、诗意民宿风情游、闽乡茶禅寻味游、非遗匠心体验游等为特色的“十大乡村旅游主题”生态线路。福清市“春观花、赏民俗”农耕文化之旅、永泰县“山水游居·樟台交融”等线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美丽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在全国层面,福州市乡村游的吸引力同样令人瞩目。至今年初,福州市已有7条线路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包括连江“趣游山海美景”线路、永泰“乡间田野”研学游、晋安“我在北峰有福田”、永泰“爱在同安”庄寨之旅、福清“枇杷小镇慢游之旅”、闽清“品民俗 泡温泉”线路以及永泰“好礼乡韵 享游购盛宴”线路。因特色鲜明、体验丰富,这些精品线路的节假日人流量常年位居前列。
福州市还梳理发布了13条福州市古树名木观赏建议线路(涵盖32个古树点),让这些“绿色活化石”的生态产品属性得以充分发挥,在弘扬生态文明和历史古韵的同时,留住了浓浓的乡愁记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全力打响“福派民宿”品牌
“乡村游能否深入,民宿是重要决定因素”,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福州市正全力打响“福派民宿”品牌,指导各县(市)区依托山水、滨海、古厝、温泉等特色资源,在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连江、长乐、罗源等滨海旅游区,永泰、晋安、闽侯、闽清、福清等沿溪伴山旅游带,集中打造一批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特色民宿集群。
政策保障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出台促进民宿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建立健全了一站式民宿联合备案和检查工作机制,简化流程、规范管理。截至目前,福州市备案的乡村民宿已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了永泰樟溪画廊、晋安鼓岭、晋安九峰村、闽侯大湖生态、闽清心上莲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民宿集聚片区。
根据“订单来了”平台大数据分析,今年“五一”假期,福州民宿入住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福州民宿的关注度逐年攀升,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记者 李晖/文 陈暖/摄)
下一篇:工业旅游:有福之州“硬核”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