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五周年观察:文明有“约” 向善同行
创始人
2025-10-03 10:10:38
0

10月1日,天光未亮,众多市民游客齐聚五一广场,翘首期盼五星红旗与朝阳一同升起的庄严时刻……从通宵的耐心等候,到自发的秩序井然,再到国旗下的肃穆凝视,最后洁净离场——福州用一场文明观礼,完成了一次对共和国最质朴也最深情的致敬。

这动人的一幕幕,正是五年来《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规章条文化为市民日常行为习惯的生动缩影。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法定程序,2020年10月1日起,《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七章四十七条,明确了文明行为规范,专设“鼓励与促进”章节倡导善行良俗,同时将带犬外出不拴链、乱停共享单车等17项常见不文明行为列入“重点治理”专章,为福州城市文明定下了新的标尺。

《条例》的实施,为有福之州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答案,就在这五年的实践轨迹中。

“潮文明·福有范”活动上,市民参与文明养犬宣传。记者 石美祥 摄

让文明有“尺”:

规范深度融入日常

清晨的街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司机与行色匆匆的路人互相点头致意;午后的餐厅,顾客适量点餐,践行“光盘”;夜幕下的露天音乐会,观众安静聆听,适时鼓掌……

五年来,《条例》这把文明的“标尺”已深度嵌入城市治理的肌理。在社区,网格员手持宣传折页,运用《条例》调解邻里纠纷;在公园,城管队员依据《条例》规范,引导广场舞团队合理控制音响音量;在校园,《条例》被引入思政课堂,通过“小手拉大手”将文明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从百万份宣传资料入户,到上千块户外大屏的持续提示,文明规范变得随处可见、随时可学。

围绕《条例》落地,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培育体系同步构建,持续深化。从“温暖榕城”文明行动的实施,到《新时代福州文明手册》的发布;从“遵德守礼 有礼有福”的公益倡导,到《文明是福 福进万家》歌曲等创新产品的传播——文明理念的普及,正以愈发鲜活、深入的方式,触达每一位市民。

无形的文明之尺,通过无数的日常场景,悄然塑造着市民的行为自觉与城市品格。

让治理有“方”:

多元力量协同共治

一段时间以来,晋安区新店镇针对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难题持续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城管中队积极配合社区,与安办、消防、派出所等部门联合执法,为81个小区安装硬隔离设施,并新增110个电动车停放场所,整治隐患点165处。《条例》的法治力量得以彰显,文明规范行为也在社区群众的纷纷点赞中,更加深入人心。

在福州,文明城市建设已从单一管理转向多元共治。在《条例》的加持下,一张由制度、执法与数字手段编织的精细网络正不断延展——

机制先行。市人大制定颁布《福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市直各部门全面梳理行业监管机制,健全《福州城区电动自行车号牌管理办法》《福州市物业小区消防通道专项联合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开展物业小区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明确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适用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行业监管机制。

执法联动。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夜间噪声、不文明养犬、高空抛物、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骑行不戴安全头盔、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物业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等群众关注的不文明行为,各级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融合运用柔性宣传与刚性执法,有效引导不文明行为当事人严守规范。

科技赋能。市交管局依托“e体+”系统与全球眼、电子警察等监控视频资源,有效抓拍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网络餐饮e治理”模式,助力福州入选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市城管委建成城市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发“N个智能化专项应用系统”,形成问题闭环管理全链条。

让引领有“范”:

榜样力量沁入心田

20余年坚守红庙岭与垃圾“较劲”的郑贞良、一天送出3.9万瓶水的叶小弟、30年坚持“日行一善”的薛建波……在福州,这些先进典型广为人知,如星辰般点亮城市的道德星空。

目前,福州市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0人、福建省道德模范28人、“中国好人”96人、“福建好人”186人。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道德典型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执着追求,更是百万市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坐标。

几年来,福州持续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推动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感动福建”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着力打造“模范好人长廊”“好人主题公园”,精心设计发布道德模范公益广告,刊播宣传百姓身边榜样的感人事迹,组织道德典型走进基层开展文明实践,让各类暖心事迹传遍街头巷尾,让善行义举、新风良俗润泽心灵,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三十多年倾情奉献,既给孤寡老人当“闺女”又为山区儿童做“妈妈”……刚刚入选2025年第一次“福建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好人、“惠容微家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谢惠容深有感触:“公益如运动,贵在坚持。能帮一点是一点,这份经历让我坚信,每个人的点滴奉献终将汇聚成城市文明的暖流。”

她的故事,正是《条例》所倡导的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榜样示范,条例中“鼓励与促进”的条款,化为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激励更多市民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共同参与城市文明建设。

让新风有“源”:

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听一场阿卡贝拉音乐会、体验“无痕露营”、打卡文明养宠互动角……9月的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潮文明·福有范”主题活动正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将文明理念融入时尚生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必须深深植根于群众,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新风的培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以践促知,以践促行。”福州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创新探索理念贯穿始终——连续举办20年的福州读书月活动让书香满城,“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爱心茶摊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传递着友爱互助的文明理念……

坚实的阵地是开展文明实践、涵育文明新风的有力保障。福州着力构建“家门口的文明实践圈”,全市已建成13个文明实践中心、173个实践所和2629个实践站,并大力推动全国文明单位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鳌峰书院、市非遗展示馆等近百个特色文明实践点和“医心医意”“姐妹乡伴”等106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已构筑起立体化的文明实践网络。

五年来,《条例》的深入实施,让文明有“约”深入人心,让向善同行成为自觉。从立规矩到成习惯,从树榜样到汇暖流,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这条法治与德治交融的路径,必将持续滋养福州,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提供澎湃的精神动力。(记者 钱嘉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