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港版评测:瘸腿是真瘸腿,好看也是真好看
创始人
2025-09-30 21:04:56
0

虽然今年的iPhone 17标准版与iPhone 17 Pro系列都迎来了非常大的提升,但铝合金无论热性能再怎么优异,在质感和观感上始终都和苹果已经在Apple Watch上实验过的抛光钛金属工艺相差甚远。


而今年如果想要在iPhone产品线里买到钛金属的机型,就只剩下iPhone Air这一支独苗了。



从某些角度来说,iPhone Air和当年的iPhone X有点像——它们都用着全新的硬件设计,处在硬件重大变革的前夜,让一部分愿意冒险的用户提前体验到了未来的感觉。


甚至于,在使用体验方面,iPhone Air都和iPhone X有几分类似:这个硬件非常迷人,这个体验非常忐忑。



不过今年(内地)国行版本的iPhone Air推迟发售,爱范儿手中的这台iPhone Air并非正式的评测样机,而是编辑部一位小伙伴自购的港版日用机。


(免责声明:本文是基于港版iPhone Air的使用体验,并非购买建议,有关网络制式、运营商开卡等信息,请以爱范儿后续国行版本iPhone Air评测为准。)


初体验:轻轻轻轻轻


虽然苹果取消赠送充电器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是被反复批评,但是当我们打开iPhone Air外盒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到或许只有它才真正适合这种薄薄的包装盒。


虽然在9月10号凌晨的现场体验中,爱范儿为大家转播了位于发布会现场的同事将iPhone Air拿上手的体验,然而很多细节的确只有在把真机拿在手上才能体验到:



比如这个抛光钛金属的边框,相比iPhone 17 Pro系列的一体成型铝合金中框,拿在手上会有一种“更温润”的体验——虽然在客观事实上,这是由于钛的导热性不如铝导致的。


更重要的是,在热导性能之外,抛光钛金属第一眼看上去就是要比磨砂铝合金更精致和高级,这种能够看到光线沿着金属表面流淌的观感,就像在看一辆停在展厅里的概念车一样:


只不过这种高级感的前提,一定得是在边框干净的前提下。


今年iPhone Air的抛光钛金属边框,和前两年Pro机型上使用的“手术级不锈钢”面临着一模一样的问题:只要手碰到就会弄脏、只要弄脏就会显得邋遢



iPhone Air作为一款6.5寸屏幕的手机,虽然并没有对此前的Plus机型形成彻底的替代,但是结合它165g的重量,仍然是近两年难得一见的“又大又轻”的直板手机。


正如我们在上个月的一篇硬哲学中提出的:小屏会死,轻薄永存。iPhone 13 mini那样极端的尺寸,在如今的内容生产和消费环境中已经不再适配了。


反而是像iPhone Air和S25 Edge这样的“轻薄大屏”会成为另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因为哪怕算上各种轻薄的折叠屏手机,甚至是可折叠平板,iPhone Air依旧是我们几年以来体验到的,手感最接近“把一整块纯粹的屏幕握在手里”的真正的“明日产品”


至于S25 Edge为什么感觉不像明日产品,原因很简单:它的装甲铝边框几乎是直上直下的,没有任何圆弧过渡,握在手里不仅触觉上更厚重,也让人很难忽视掉边框的存在。


用起来:瘸瘸瘸瘸瘸


当我们真正迁移了微信聊天记录、开始使用iPhone Air的时候,很难不去想到它内部那块容量仅仅3149mAh的超薄钢壳电池。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最近几十个小时的实际感受放在最前面:


iPhone Air的续航虽然不优,但也的确没有我们预想中的那么差劲,在日常的使用强度中,它的掉电速度其实和使用了一年之后的iPhone 16 Pro差不多。



除此之外,根据购物网站和科技论坛上的各种反馈我们可以看到,今年选择升级iPhone 17系列的用户群中,有不少iPhone 12、13代Pro机型的老用户。


其中,iPhone 12 Pro的电池容量为2815mAh,“十三香”的iPhone 13 Pro电池容量为3095mAh,即使iPhone 14 Pro也只有3200mAh。这样一比,iPhone Air的电池容量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不堪。


更重要的是,今年的A19 Pro处理器在能效方面的进步很明显,iPhone Air能够同时吃上SoC能效高和LTPO可变刷新率省电两项红利,对于那些升级上来的老用户来说,体验其实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缩水。



只不过iPhone Air作为迄今为止形态最激进的iPhone之一,在实际使用中其实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的。


首先,由于iPhone Air尚未在内地开售,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国产app还没有针对iPhone Air位置下移的灵动岛做出适配,存在界面和控件bug:


不是切掉搜索框,就是顶部banner错位,航旅纵横的灵动岛彩蛋都露出来了


其中的绝大多数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很影响观感,并且用户也没有什么修正的办法,只能等待iPhone Air在内地正式开售之后由软件开发商慢慢处理了。


其次,iPhone Air的单扬声器也是一个无法被“选择性忽视”的问题。


通过微机分的拆机视频我们可以看到,iPhone Air顶部的“高原”内部足足三分之一的空间被让渡给了扬声器:


图|哔哩哔哩@微机分WekiHome


并且iPhone Air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扬声器开孔,背部高原里的扬声器虽然尺寸不小,但唯一的出声孔只有顶部的微缝听筒,哪怕有足够的低频,也会被过滤得七七八八。



因此至少在影音娱乐角度来看,iPhone Air还是更适合那些在家有音箱、出门戴耳机的人群。


事实上,我家的HomePod mini原本因为买了条形音响吃灰了好久,反而在我开始用iPhone Air之后焕发新生了。


最后,就是iPhone Air的散热问题


虽然iPhone Air使用的A19 Pro处理器相比iPhone 17 Pro系列砍了核心,但整体的能耗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使用中依然是会发热的。



并且由于iPhone Air内部的堆叠密度更高、钛金属更不容易散热,以及Air体积小导致的机身热容量小,这几天用下来的感受是毋庸置疑偏热的。


不过轻薄也有轻薄的优点:


虽然iPhone Air有点像iPhone 15 Pro那样“火龙果”,但机身热容量小也就意味着它降温很快,从室外走进室内不一会就会恢复正常温度。



并且iPhone Air紧凑的布局和较大的机身还有另一个好处:它的主板位置很高,SoC更是压在“高原”正下方,正常握持姿势下其实很难摸到背部最热的区域,热感不像iPhone 16 Pro那么明显。


只不过综合看下来,在2025年这样一个手机越来越厚重、但也越来越全能的时候,iPhone Air的使用体验无疑是非常“偏科”的——换个说法,其实也就是瘸腿。


但偏科也好,瘸腿也罢,对于那些已经下定决心买iPhone Air的人来说,肯定都是事先就知情的,毕竟iPhone不会把闪光灯做成和镜头一样的黑色圆圈、然后放在镜头旁边:



尤其是在我检查了一遍去年的iCloud相册,发现绝大多数我用iPhone 16 Pro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主摄和主摄裁切之后,iPhone Air的单摄也就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eSIM:难难难难难


在聊完硬件之后,我们就不得不面对房间里面的大象了:


iPhone Air搭配eSIM,究竟应该怎么用?


由于内地国行版本的iPhone Air仍未开售、国内运营商的政策也未实际落地,因此这里不展开讨论有关eSIM的细节,我们只说今年港版iPhone的eSIM策略。


在iPhone 17之前,港版iPhone与国行iPhone一致,使用的都是双实体SIM卡的组合,不支持添加eSIM。


但是今年,港版的iPhone 17系列(除Air外)都改成了单实体卡+eSIM的方案,与其他大部分国际版一致


而港版的iPhone Air(A3517)则有些特殊:它虽然支持安装八九张eSIM卡,但不支持安装内地运营商的eSIM,因为国行官网写了内地eSIM仅能在国行iPhone Air(A3518)机型安装


因此如果你和编辑部的这位同事一样,选择购买港版的iPhone Air,那么即使在后续国行开售、三大运营商开通eSIM业务之后,也是不能去办理开卡的。


这就要求你必须拥有港澳台或者其他国际地区的eSIM套餐,并且这些套餐还要开通漫游,才能在中国内地正常地使用移动网络,否则你的iPhone Air就是一台超大号的iPod Touch。



更加需要留意的是,哪怕你在使用港澳或者国际运营商的eSIM服务,除了资费贵之外,它也不见得就比实体SIM卡更方便:


比如这位同事正在使用的香港运营商,在把eSIM从iPhone 16 Pro转移到iPhone Air上的时候,要收足足28港币的“重新发卡费”,并且还需要重新登记身份信息,最终前后花了四十多分钟才连上网。



并且除了转移困难(甚至要收费)之外,eSIM的漫游资费、不同运营商支持的频段、在内地能够连上谁家的基站,都是相当随缘的。


总之对于现阶段,如果你已经是eSIM用户,那么选购港版iPhone Air或者其他型号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你单纯只是想早点用上iPhone Air就冲港版,遇到的麻烦和需要的精力将远远大于iPhone Air本身带来的兴奋


总结:让子弹飞一会


那么在真正使用过一段时间的iPhone Air之后,我们的感受如何呢?


爱范儿认为:iPhone Air是一台近年来很少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的智能手机。


或许正是今年的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都罕见地务实,让苹果必须要在iPhone Air身上,实现一些极限的设计指标。



换句话说,iPhone Air对于形态的探索,突破了最基础的“手机工具属性”,你花钱买iPhone Air本质上更像是在买一种新鲜的体验。



iPhone Air注定不适合95%的人,它身上“为折叠屏试水”的痕迹太明显了,甚至连我也感觉自己并不完全符合Air的用户画像。


但如果你在家有音响、出门有车充、拍照有相机、每天手机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四小时,智能手机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基础的交流工具和电子钱包,你在手机之外仍然能够拥有丰富的活动——那至少对你来说,iPhone Air还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马扶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