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全球经济展望:2025年终盘点与未来趋势
报告共计:24页
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核心总结
《全球经济展望:2025年终盘点与未来趋势》由贝莱德投资研究所发布,聚焦2025年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动态及长期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一、全球金融市场表现分化
(一)股市:区域反弹与结构差异显著
2025年全球股市自4月关税引发的下跌后普遍反弹,区域表现分化。以4月8日为基准(100点),截至9月,中国、美国、日本等区域股指均回升至110点以上,其中美国股市受AI相关板块带动表现突出,科技及通信领域 earnings(盈利)成为核心驱动力,“Magnificent Seven”(七大科技股)及科技、通信板块贡献主要收益;而欧洲、英国股指回升幅度相对平缓,新兴市场(以美元计价)表现介于发达市场之间。从收益来源看,美国股市收益更多依赖盈利增长,其他区域则多由估值提升推动。
(二)债市:长期收益率承压,政策影响凸显
发达市场长期国债收益率受财政担忧推动持续走高,日本、法国、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数十年高位,美国、意大利等国收益率同步上行。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特殊变化,即便美联储启动降息,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仍扩大,市场关注点从政策不确定性转向抗通胀与控债务的平衡。此外,多国政府债务率居高不下,美国、法国、英国等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预计2030年仍将维持高位,长期偿债压力对债市形成持续影响。
二、美国经济:AI支撑增长,通胀结构分化
(一)经济增长:AI投资对冲消费放缓
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呈现“结构型支撑”特征,消费者支出增速放缓,但AI相关非住宅投资(软件、AI处理设备)成为关键驱动力,有效支撑整体经济活动。数据显示,AI相关投资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显著,抵消了部分消费疲软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非住宅投资中,AI相关领域增速远超其他板块。
(二)通胀:商品价格反弹,服务通胀黏性待察
美国通胀呈现“商品回升、服务分化”态势。受关税影响,核心PCE商品通胀结束疫情后的下跌趋势,2025年7月年化率达2.61%,家电等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价格涨幅明显;服务通胀年初放缓后逐步企稳,核心服务(不含住房)通胀与薪资增速关联紧密,薪资增长的稳定性使得服务通胀黏性仍存。就业市场方面,月度非农就业人数保持波动,劳动力供需平衡状态对通胀走势构成潜在影响。
三、长期趋势与市场格局演变
(一)“超级力量”成长期收益锚点
尽管长期宏观锚点弱化,但AI等“超级力量”(mega forces)成为 durable(持久)的收益驱动因素。AI不仅支撑美国经济增长与股市盈利,其推动的 productivity(生产率)提升还可能进一步打开企业盈利空间,长期来看,AI相关主题有望跨越经济周期,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
(二)私人市场作用提升
全球融资结构逐步向私人市场倾斜,更多企业依赖私人市场获取资金。美国企业IPO平均年龄上升,高收益债平均交易规模扩大,小型企业在公开信贷市场的参与度下降;私人信贷(直接贷款、夹层融资等)资产规模与交易规模自2019年以来翻倍,覆盖大中小型企业,与公开市场形成互补,未来在全球融资体系中的占比预计持续提升。
(三)投资策略:聚焦颗粒度与场景化
报告提出“场景化”投资思路,认为当前经济存在多重合理长期结果,需通过细分资产类别捕捉机会。战术层面关注美国股市(AI支撑)、外汇对冲收益;战略层面看好基础设施股权、私人信贷,以及短端通胀挂钩债券,同时强调在股票、债券领域的“颗粒化”选择,如新兴市场股市、日本股市及非美发达市场国债等。
整体来看,2025年全球经济处于“转型与平衡”阶段,AI驱动的结构性增长与财政、通胀压力并存,金融市场呈现分化特征,私人市场与细分领域机会成为未来配置重点。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