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西的办公室离中方员工食堂有一段距离,每天中午从办公室去食堂吃饭是走过去的,大约十五分钟,中午的时候路上人多,治安还是能保证的,一般不会这个时候被打劫。到了巴西除了第一周我的前任HRD带我走过两次之后,就得由我自己走路过去吃那不地道的中餐。
于是在每天中午从办公室走向食堂的那条路上,我就是边走边想各类问题,还得保持清醒防止被本地小伙子打劫。
走了一周之后我就发现我办公室楼下居然有一个简易足球场,我们那栋办公楼里,有些男员工居然中午不吃饭跑到那个足球场里光着膀子踢足球,那种满场跑的肌肉感还真是让人恍惚,这些人真是精力充沛。后来我还发现,我们公司有本地男员工中午也不吃饭参加那个踢球,而我们中方员工中午就是准时去吃饭,吃完饭还得趴在桌子上睡觉,跟他们那种精力旺盛完全不是一回事。
除了楼下足球场那些本地男员工踢球之外,我还在我们楼下几次碰到我公司的本地前台姑娘,中午就提着一块布一瓶水,兴高采烈地跟我打招呼。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中午干什么去,要不要请她吃午饭,她说她中午不吃饭,要去附近的海滩晒太阳,我问晒太阳干什么,她说要把皮肤晒成健康的颜色,那样会更Sexy,她已经晒了一星期了,而且体重也控制下来了,她要坚持下去。
为了尽快理解本地员工,过了一阵子我也开始学他们中午不睡午觉,而是在楼下瞎晃,看看本地人都在干什么。居然还真发现很多人中午并不像中方员工一样去很正式地吃一餐,也有就是喝一杯咖啡就一个面包三明治之类的,即使去吃那种公斤餐,也就拿一些蔬菜沙拉,看起来很多其实不太重的东西。
在网上我曾经查过为什么西方人中午不像中国人一样吃得正式,比如弄几个菜,有肉有蔬菜有米饭面条和汤还有水果,那个都是我们中餐食堂的标配,不管条件怎么差,好像没有这些就不是完整的一顿,而西方人好像一个三明治或是饼干再加一杯咖啡就能神采奕奕还不用午睡。更别说我的本地员工中午还要跑到球场去踢足球,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人说因为中国人中午吃了很多东西,所以胃要消化这些食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以中午要午睡。
那时候我是有点相信这个说法的,的确中午吃完午饭之后好像马上就要午睡一会儿,不然浑身不舒服。我是有意志的人,觉得本地人行我肯定也行,就制定了中午尽可能跟本地员工一样,简单吃点本地餐,也去喝点本地的饮料,比如咖啡。只是那咖啡味道太冲,后来看到本地人常喝一种叫Guanna的饮料,有点像国内的健力宝,我也喝了好几次,觉得喝是好喝,就怕太甜,更怕巴西人往他们饮料里加了兴奋剂让人上瘾,也不大敢喝。
好在我在楼下一层大楼的门口,发现一个本地大叔在卖椰子,我先是买一个,那椰子水多到我当时根本喝不完,后来那大叔看出来就给我装两个塑料瓶子让我喝一瓶带一瓶走。我因为中午不想在办公室午睡,就在楼下那个大叔的小摊旁边坐着,看他卖椰子,结果发现他那个椰子水买的本地人并不多,多是像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偶尔过来买一个。
那个大椰子卖3.5巴币一个,我每次都是拿现金去买,很多时候那大叔找不开我5毛,我就常常说不用找了或者下次再说,前面两次那大叔都很惊奇,后面就习惯了。而后我发现好多次本地人找他买椰子,如果少了五毛或是三毛,他是坚决不同意的,那也让我很是惊奇,心里想着就差几毛的为什么这么在意。
然而更让我更吃惊的是,有一次,有一个本地女孩过来买椰子,居然拿出卡来,那大叔居然也神奇地拿出了一个POS机,3.5巴西雷亚尔,不到10块人民币,那姑娘居然是用卡来支付的。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的电脑包、办公室抽屉、裤子口袋,随时搜应该都不止10块硬币的,怎么都没想到本地姑娘居然3.5块刷卡。当年是没有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POS机居然能像微信支付宝一样,也算是应用前列。
我们那个办公楼一二三层都是商业区,有商店有餐馆,商店里的东西有鞋子衣服手机,好几次我逛店都看到那一双鞋子上写的是10*12,手机上也写着200*12,很快我就明白了那个是分期付款,我隐约觉得当地的消费习惯跟国内很不一样,在国内谁买一双鞋子要12个月分期付款,那店家一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你,没见过这样奇怪的事。
更奇怪的事终于有一天发生了,我的一个本地人力资源来问我,说第二天要入职报到的一个本地员工打电话给他,问他能不能借10块,因为他没有钱坐公交车到公司来报到。我也是惊呆了,能穷成这样?这人难道没有亲戚朋友,没有家人,居然连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还借不到,这该是多么孤单无助的一个人。然后更好奇的是,我的本地HR说他不能借,因为他也没有钱,他希望公司能先借那个人10块钱。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月末,本地前台突然说Mr.Gavin,你能请我吃中饭吗?我当时还很高兴地说好的,就请她去吃那种本地的公斤餐,一到了现场,那姑娘就拿了好多烤肉和黑豆饭,坐下就大口吃,有点狼吞虎咽的感觉,一点都不顾忌形象。
我问她怎么这么饿,她很直接地说这几天是她信用卡还款日,她身上没钱了,已经有两天没吃饭了,只能在办公室喝咖啡,想起上次我说请她吃饭就来问我了,非常感谢我请她吃午餐。
我其实心里有点凌乱,在巴西,我公司的本地员工居然吃不起午饭?她们的工资其实在当地工资水平之上,并不低的,我的本地人力资源大叔甚至工资比我都高一倍多,按照我的计算怎么都不会不够花的。
转头一想,如果我不请她吃午餐那该怎么办,她嘿嘿一笑,说在我来之前她每个月也有几天吃不了午餐,但没有人请她吃午饭,她就饿着,实在受不了啦就在路上或者办公室里看谁手上有汉堡三明治就找人要一点,有人给有人不给,再不行就回办公室喝公司的咖啡。我问她男朋友不帮她吗,她嘟哝了一句,说她男朋友也很穷,而且他们花费都是AA的。然后她再次感谢,说Gavin是个好男人,完全改变了她对中国男人的认知,原来中国男性会请女性吃饭还给女性买单的,是不是中国男性都很有钱?
我看着她吃完饭,其实想说点要储蓄要节省的道理,想想又不知如何开口,我们从小就形成的价值观,是我到三十岁之后最自然的行为,决不寅吃卯粮,要未雨绸缪,要有危机意识,可是对方也是二十多年从小形成的价值观,决计不是我这个外国领导几次谈话几次请吃饭就能改变的。
那前台姑娘吃完,又是神采奕奕,满血复活,一扫没吃饭的困顿萎靡。我还是说了句,你看你每个月都把钱花超了,要不记个账,每天控制一下花钱花信用卡。她说Gavin她试过好多次了,控制不了,太多好东西要花钱了,花钱的快乐是比男人和足球更Sexy。我说你每月都有几天吃不上饭,那很痛苦啊,她笑着说快乐总是要付点代价的,你看你们天天都能吃饱饭,但不一定有我快乐哦。
自那之后,我就不请那个前台小姑娘吃饭了,请她吃饭让我不快乐,因为我的确天天吃饱饭,但真的好像没有她快乐,当然我也过不了她那种穷且快乐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渡卡洪塔斯,作者:渡卡洪塔斯
上一篇:我的理想国不必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