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光要吃好,作者:帅气的Aca,题图来自:AI生成
我用过三个手机号,全都是移动的。
工作之后因为换了全球通,就再也没换过号码。刚到上海时,公司每个月提供500块话费报销额度,莫名其妙就有了300多的套餐,再后来换了工作,每月固定话费支出100多。
前几年得知可以“携号转网”之后,我就一直想着换一个运营商,听其他朋友说他们每个月有用不完的流量、几百分钟的通话,也不过几十块钱,甚至还有8块钱保号的。
后来联系了移动客服,告诉我需要在号码所在地的营业厅办理业务。某天趁着回家去了一趟中国移动,地图上搜出来第一个营业厅告知不办理,说整个区只有两个营业厅可以,我就又跑了一趟。结果他们查了系统,发现有“保底消费”的合约,需要等它到期后再来一趟。
这一等又是两年,这期间还接到过不少给我优惠,但需要保底消费的移动的电话,我通通拒绝了。在多加了一张流量卡之后,我找移动沟通,能不能把流量全部取消,只保留500分钟通话,客服明确说流量至少要1G,最后在去年更改为了500分钟通话+1G流量(98元)的套餐,算上亲情网,还是要100多。
昨天趁着回家,又想起来“携号转网”这件事,于是我直接跑去中国电信营业厅,想要通过第三方施加压力。因为有“统一支付”跟“亲情网户主”两个业务,电信让我先去移动解绑。我询问了一下改套餐之后的月租,她报给我类似的500分钟要88块,同时有30多G流量,我觉得相差不大,她犹豫了一下,又报给我一个金额:38元。这突变着实让人不解。
等我再次去移动那边提出“携号转网”,移动还想要挽留我,说他们网点操作不了要去另一家(时隔两年我忘了),而且因为下午三点了另一家今天也无法操作,每天限额。店员又试探性问我,如果给我的套餐来个折扣,能不能留下。我问有多少,她一开始说7折,后来又提出6折,最后拿到的套餐叫“约6折”,98块打折完变成60块,还没有保底消费,有效期一年,着实把我逗乐了。
因为第二天就要离家,等不及去另一个网点操作,加上亲情网,我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多年来第一次把手机话费降到了两位数。
店员最后还偷偷跟我说,以后碰到换套餐直接到门店,因为规定很多业务都不能在电话里办理。我的一年有效期到期后,还可以继续去门店申请折扣,看态度情况有可能折扣更低。
这几年因为在异地导致很多业务都操作不了,白白浪费了许多的话费,但很多人用着比我更多的流量,打着差不多的通话时长,却只花了一点钱。只有走到“携号转网”这一步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去争取最大的优惠,这不免是有些讽刺的。
所以,到底谁能管管运营三巨头呢?我们消费者的诉求也很简单,浙江的不跟上海比,只要让同样的浙江移动用户都能拿到一样的套餐就行,又或者移动电信联通三家的相似套餐别相差地太离谱。消费者最多是怕麻烦,他们又不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光要吃好,作者:帅气的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