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连发四张罚单,直指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现象。9月2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四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展翔、金亚平、邓纬安、赵友强违规炒股相关情况进行处罚,其中最高罚没金额达1.59亿元,在年内同类违规情况中居首。有观点指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若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监督,会使投资者对市场的监管有效性产生怀疑,也会对券商机构产生不信任态度,从中长期而言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监管连发四张罚单
9月26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4张发文日期为9月9日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指4名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展翔、金亚平、邓纬安、赵友强违规炒股相关情况。针对相关情况,上述4人分别采取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或申请听证会的举措,中国证监会表示,相关案件已调查、办理终结。
从案涉期间看,展翔在从业期间通过他人违规投资交易多个公司股票,2018年2月至2024年10月,控制使用多个他人证券账户持有、买卖多只股票。金亚平在2008年3月至2024年10月,使用他人证券账户违规持有、买卖多只股票。邓纬安在2016年5月,通过他人交易相关公司股票。赵友强在2016年5月及2023年11月期间,通过他人交易相关公司股票。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证监会对展翔处罚没款共计1.59亿元,罚没金额在年内同类违规情况中居首,并对展翔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没收金亚平违法所得500.5万元,并处以500.5万元的罚款;对邓纬安没收违法所得17.5万元,并处以35万元的罚款;对赵友强没收违法所得7万元,并处以25.67万元的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中证协已无法查询到展翔、邓纬安、赵友强三人的从业信息,但有线索指向金亚平的从业机构。中证协官网显示,当前仅有一名名为金亚平的证券从业人员在民生证券任职,自2008年6月起在民生证券登记为一般证券业务,2012年10月起登记为保荐代表人。另外,金亚平的保荐代表人执业声誉信息也显示,在9月9日被中国证监会作出监管处罚,但不涉及已上市/挂牌保荐项目。
回顾近期,继国联民生完成发行股份购买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相关事项后,9月24日,国联民生公告称,民生证券现有投行项目自9月23日起迁移并入国联民生承销保荐。针对前述被监管处罚的金亚平是否为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国联民生,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年内已有多起处罚案例
事实上,证券从业人员因违规炒股被监管处罚并非个例,此前也有部分从业人员因此被罚。
8月28日,中国证监会信息显示,张宁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2017年11月2日至2024年5月31日,控制使用多个他人证券账户交易证券并亏损。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责令张宁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并处以20万元罚款。
若再往前追溯,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指出,涉案期间,吴鹏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实际控制多个他人证券账户交易多只股票,违法所得为70.24万元。经复核,中国证监会决定没收吴鹏违法所得70.24万元,并处以140万元罚款。1月,重庆证监局披露的内容也显示,湘财证券前总裁、高级顾问孙永祥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规炒股等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721.29万元,并处1121万元罚款,市场禁入5年。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部分从业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老鼠仓”,并通过市场内幕消息获取巨额收益。部分内幕交易时间甚至持续十几年,若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监督,会使投资者对市场的监管有效性产生怀疑,也会对券商机构产生不信任的态度,从中长期而言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认为,需要进一步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从各个机构本身来说,对个人的约束机制需要强化。若旗下员工涉及违规,要看机构是否有明确的制度管理以及是否有明确的执行。如果公司在合规风控管理都做到位的情况下,应负的相应责任或也会减轻。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