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被限消,这次的麻烦可不小
创始人
2025-09-28 21:45:19
0

那个在镜头前教育年轻人“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的王老板王健林,因为1.8个“小目标”,被限制高消费了。


他曾在很多场合说起万达广场是自己的心头肉,“其他都可放手,唯独万达广场不能”。频繁割肉却并没有换来喘息余地,不仅王健林背负的沉重债务没有卸下,现在这位昔日华人首富的日常出行都将受到牵制——通常限制消费令限制内容包括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交通工具、入住星级酒店、旅游度假等,这意味着他将作别“云端行宫随时待命、总统套房提前预留”的奢侈生活。


王健林卖万达广场,怎么就越卖越穷,甚至卖到自己连飞机都坐不起了?



一、“小目标”难倒王健林


王健林此次被限制高消费,背后仍是万达集团投射的阴影。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案件流程显示,此前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被强制执行1.86亿。 



另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立案时间为2025年9月8日。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内一般贸易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王健林共同持股。


对此次被限高,万达集团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此次是由于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导致,事实上之前双方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我们也正在了解具体情况,本次或因在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这并非大连万达系公司年内首次被限高。今年7月,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大连万达集团旗下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被限制高消费,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二、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表面上,王健林此次被限高与1.86亿元的强制执行有关。而这笔数目,只是万达债务冰山的一角。


王健林和其商业帝国所面临的困境,还得追究到2016年从港股退市后,试图A股上市并签署对赌协议。


根据彼时万达商业与投资者签署的对赌协议,万达商业需在港股退市后满两年或于2018年8月31日前在内地主板上市。如若失败,万达将要支付高达400亿港币进行股权回购。


但直到2017年,万达仍在A股苦苦排队,再加上海外项目突遭停贷,2019年万达的负债一度达到了近3000亿元。


麻烦接踵而至。2024年10月,永辉超市起诉大连御锦贸易有限公司,要求支付36.39亿元股权转让尾款及违约金,并追究王健林等担保方的连带责任,总金额达38.59亿元。同月,苏宁易购申请仲裁,要求万达集团支付50.4亿元回购款,并主张万达商管承担连带责任。


面对巨额债务偿还压力,万达集团及其旗下公司近年来不断通过处置资产来回笼资金。


今年5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一则公示信息显示,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公司股权,将被太盟、高和丰德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收购,接盘方还包括腾讯控股、阳光人寿等。


上述48家公司均是万达广场的项目公司,分别位于北京、广州、上海、合肥、重庆、武汉等一二线城市,涵盖万达商业版图中的核心优质资产。



2025年以来,万达陆续有7座万达广场被零散出售。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多王健林已经卖超78座万达广场。


事实上,自2017年危机伊始,王健林一直在卖资产,转手板块包括万达文化的旅行社业务、酒店业务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下行和急于变现的双重压力下,万达出售资产几乎必然面临大幅折价。以前文提到的48座万达广场为例,媒体报道称这笔交易金额或将达到500亿元,粗略计算,平均每个广场价格为10.4亿元。


而去年8月,此次资产包中包含的杭州拱墅万达广场曾传出挂牌出售的消息,当时报价为14.8亿元,年租金大约1.09亿元,整体回报率8个点以上。据媒体报道,去年每座万达广场的平均估值在15亿元左右。据此计算,此次出售48座核心区域的万达广场,可以说是打了“骨折价”。


资产降价卖、债务还不清,股权冻结引发了更致命的连锁反应。


今年3月份,万达新增80亿元股权被冻结。爱企查风险信息显示,3月20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1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80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5年3月18日至2028年3月17日。


截至目前,大连万达集团被执行金额约142.93亿元,共计有57条股权冻结信息。其中9月以来,共有5条股权冻结信息,被冻结股权145.33亿元。


股权一旦被冻结,往往意味着丧失两个关键功能——一是无法抵押融资,即切断通过股权质押获取新资金的渠道;二是难以正常转让,即使找到买家,冻结状态下的股权交易较为复杂,大大降低了资产流动性。


眼下,王健林名下有42家公司,仅10家处于存续或者迁出状态,其余属吊销或者注销状态。


外界从万达商管的财报上可以感受到万达目前的具体压力。作为万达核心企业的万达商管,近年来还在加大“借钱”力度。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短期借款38.9亿元,上年同期为13.39亿元,同比增长190.47%;长期借款1064.61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了130.57亿元,同比增长近14%。


当季,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400.84亿元,应付债券约61.9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约914.2亿元。


一面是资产出售的速度难以跟上还债的速度;另一面是股权陷入越缺钱越被冻结、越被冻结越缺钱的恶性循环。资产流血变现的万达,债务却如铁壁合围。


三、高杠杆帝国的崩塌


万达今日的困境,某种意义上是王健林赖以成功的“高杠杆、重资产”商业模型,在时代变迁下的必然终局。


这套商业模式曾经让王健林登顶首富。万达传统的“以售养租”策略,运作的根本逻辑是通过开发销售住宅等业务产生的利润,支撑持有和运营万达广场等所需的长期投入。


“以售养租”模式成立的前提是,销售和融资两条渠道必须时刻畅通。一方面,住宅市场必须持续火热,才能保证资金迅速回笼;另一方面,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愿意提供源源不断的贷款,以支撑新项目的滚动开发。


然而,当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通道,打击接踵而至。住宅销售大幅放缓,意味着万达的现金回血能力骤降。伴随着金融监管趋严、融资渠道收紧,万达也很难继续借新还旧。


种种不利因素,让先前基于市场繁荣预期而累积的巨额债务,成为压顶泰山。王健林构建的高杠杆帝国,也趋于崩塌。


面对残酷现实,王健林尚未停止奔走的步伐。他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8月底,据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报道,8月20日至21日,王健林在克拉玛依考察招商引资、文旅发展等工作。


外界希望王健林被限消不会是故事的结局。当潮水退去,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需要在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规则和市场环境中,重新证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智慧,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作者: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