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陈元武:福州是我开花的地方
近日,作家陈元武凭借《湖泊的四季》获得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得知获奖消息时他正在福州的家中,他说:“前两届也入围了,但终评没过,这次终于过了。”
陈元武。受访者供图
百花文学奖以读者投票为基础,今年实行实名制投票。“感谢读者抬爱,把我抬进百花文学奖的殿堂。这个‘读者奖’意义重大,让我感受到写作的真实回响。”陈元武说。据陈元武介绍,《湖泊的四季》创作灵感源于莆田东镇水库。他在水库边住过一段时间,经常沿着引水渠骑行至大坝脚下。
“一镜湖景萦环左右,四时佳兴起于心怀,则古今东西浑无远界,了无迥异。以‘体道’的方式著文、以著文的方式‘体道’,在二者的彼此砥砺与交相滋养中,陈元武对‘大地上的诗意栖居’进行了示范性的再阐释。”这是《湖泊的四季》的授奖词,精准点出了他的写作方式。
陈元武笔下的四季,不仅是景物的更迭,更是心境的流转。春天水库边的杜鹃、夏天的雨季、秋日的芦苇、冬日的枫红,都被他赋予生命与情感。
他写福建特有的华南油杉、写山坡上的荻花、写四季不分的福建冬天里“叛逆”的枫红,皆是从物见心,由景入道。
陈元武坚持散文写作多年,也尝试过写小说,但最终回归散文。他说:“我不喜欢虚构,散文更贴近真实。”
莆田的山水、福州的城市景观,都是陈元武写作的素材。“福建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冬,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这为写作提供了独特的自然背景。”他说,所谓“诗意栖居”,不过是能走进自然,发现细微变化。
此次获奖让他觉得多了一份责任:“以后写东西会更小心、更认真,尽量保持写作的激情。”
陈元武建议年轻散文作者多看书、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他坦言,现在不少作者写得“太随意”,一点小感受就急急成文,“若没有深入思考,这些小情绪对别人毫无意义”。
从莆田到福州,地理位置的变化并未改变他的写作内核。“我在哪里都一样,自由散漫,到处闲逛,看到什么就记下来。莆田是我的根,福州是我开花的地方。”陈元武说,他在福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节奏,正如笔下的芦苇,卑微却坚韧,在自然的四季中,静默生长,自成风景。(记者 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