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关于创作者权益的热点,忍不住想写。但为了避免所谓“侵权”被删帖——毕竟,当事小人物的账号都已经都被封了,我就不点名道姓,也不评价这件具体的事儿本身了。
咱就来聊聊这世间的大人物和ta身边男男女女的关系。
在社会学意义上,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在哪?是对资源的占有和调配能力。大人物,不止天生占有很多资源,还被各种资源上赶着贴。小人物,则要自己谋求一点可怜的资源。为啥很多小人物要团团围绕在大人物身边?不就是指望着拿自己的某些“服务”去跟大人物交换一些“资源”,让自己获得点个人发展的机会。
通常呢,大人物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其实都是会根据“小弟”对自己的忠心程度、服务质量做一些“安排”的,因为这样更能“服众”,更有利于竖立圈中威望,以及让更多有才华的小弟上自己这艘大船,自己也有机会把蛋糕做得更大。
最近在追成毅主演的武侠剧《赴山海》,江湖上为啥搞出那么多帮派?不就是以弟子们的忠诚、对掌门及其家族的维护、甚至在关键时刻交付性命,来换取一技傍身的武功资源以及门派保护。所以,在江湖中,当掌门、当老大的,通常都有这种论功行赏、保护下属的觉悟。但你也会发现,除了真正的“大侠”,真到了关键时刻,靠牺牲弟子利益来成全自己的,才是多数“大人物”的选择。
大人物是否会、什么时候会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他们自己的利益,才是唯一的标尺。
大人物知道,只要保全住了自身以及相关利益集团的“权势”,能继续持有资源、调动资源,就会有无数的小人物、以及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前赴后继,抢着上自己这条大船。浪涛之下,多少人从船上掉下去淹没了,大人物并不真正在意。
能真正在意他人,尤其是小人物生死、利益的大人物,从来都是少数。大部分大人物,对小人物的“教导”“保护”,都是出于一种“工具意识”。只有把人当人,才会生出悲悯之心,你见过对着“工具”悲悯的么?
在大人物的眼里看出去,是自己武艺高强,能教小人物武功、能庇护小人物,才吸引来了小人物们纷纷投诚效力。他认为自己也是小人物的“工具”而已。
大人物的这番理解,倒也不能算全错。因为,在一个拜高踩低,主要讲利益不讲对错的名利场里,男男女女的确就是更容易“工具化”一切人和关系。
最近刷到一个小视频,倪萍讲自己当年去综艺大观,刚报到时很不受待见,连中午吃饭,都没一个人叫她一起。等到她上了节目,表现备受导演好评,所有人都涌了上来、一顿猛夸,纷纷邀请她一起去吃饭。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real and cruel,越是资源竞争激烈的地方,就越容易势利。
影视娱乐业,为啥叫名利场?就是因为资源太有限,且基本垄断在少数大资本大人物大明星的手里。这种竞争极其激烈残酷的地方,和普通职场的码头文化,还是不同的。在此间讨生活,你不能因为大人物成天戴个墨镜,你就戴着滤镜去看他。
作为一个小人物,你应该一早就有“自觉”,大人物墨镜里看出去的都是ta自己的个人成就与名利(大人物的为人和作品是必须要分开看的),所以,小人物一早就该抛掉幻想,把自己的诉求早早地谈在前面,并以合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才是明智做法。如若博弈不过,那就及时止损。免得日后“被辜负”。
可惜,很多人、尤其是文艺青年,总会不好意思开口谈钱,更容易对大人物心存幻想,结果一边纠结一边牛马,撕撕扯扯三五年,付出也付出了,却名分也没挣到,碎银也没挣个几两。真正可怜可叹。
我一个好朋友对这种“注定的辜负”打了一个挺形象的比方:“这就好比是普通女孩看上了一个富二代,拼命对他好,给他创业公司干活,富二代PUA但从来不承诺,最后,富二代和同样家世好的白富美联姻了。这件事,富二代渣就渣在,普通女孩可能也没想过自己能跟他结婚,但总觉得多多少少能得到点好处,但没想到人家直接说,不都是你自愿的么?”
呵呵。
在大人物身边“打工”的小人物,真正的致命伤不是别的,是对大人物的心存幻想。
而一旦发生“分歧和纠纷”,指望大人物身边的其他大人物帮你说话,那当然也是万无可能的。作为利益共同体,他们能在“纠纷”中保持缄默,都算体面的。
可无论是跳出来的,还是没跳出来的,大家内心的OS多半很一致,都不会想得罪大人物。因为这种量级的“航母”太稀有,很多人都指望着将来还有机会分一杯羹。
通常,只有真正利益无涉者,才敢于“勇敢”。这又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道理。
既得利益者通常选择维护现有的不公平结构,但作为小人物和新人牛马,若因为眼前利益而瞻前顾后、不敢站出来打破旧格局,那现有的结构就会不断地再复制、再生产并得以强化,从而伤害自己和其他新人的长期利益。
所以啊,社会的进步向来都是靠少数勇敢者推进的。结构的改变,往往都是从一个个小链环的断裂开始的。吾辈还需努力啊~希望这件事儿的终局,不是以小人物被封禁账号就不了了之。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非马 (ID:feifeima-uk),作者:非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