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财富委联席主任陈佳春:打造覆盖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全光谱财富配置体系
创始人
2025-09-26 14:04:48
0

财联社9月26日讯(记者高艳云)9月25日,中信证券“配置中国行”财富配置策略会上海站举办,会上围绕财富管理策略、市场新机遇、全球市场展望展开多场专题演讲,并聚焦“低利率环境下的境内外资产配置”议题,中信证券内外部实战专家、海内外优秀管理人代表共同探讨新时期资产配置实践路径。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联席主任陈佳春致辞称,全球市场正在变化的关键节点,配置资产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在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式下,要借助科学方法与专业机构的力量帮助投资者去理清自己的承受能力,去应对当下市场的变化,追求资产稳健增值,帮助投资者以“简单而正确”的方式穿越波动、行稳致远。

针对财富管理转型,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产品支持中心负责人谢仍明提出,“白盒子”是财富管理的重要一站,构建具备广度及深度的“白盒子”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平台,对于跳出单一业务低效内卷、构建财富管理机构的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朱军称,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远高于2021年至2024年的水平。超过90%的投资者明确表示有意愿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配置,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未来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很可能会出现更为显著的提升。

人民币国际化仍将受益于多重核心因素的协同支撑,华夏基金(香港)执行总经理高磊称,境外人民币应用场景增加以及资本和贸易项下结余增长;各国人民币储备增加,人民币国际结算项下沉淀资金的配置需求;点心债市场近年发展迅速,发行量和流动性快速增加,发行主体进一步丰富。相关资产具有很好的配置价值。

在配置策略层面,中信证券资管FOF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魏星给出以下思考方向,跳出股债两类资产配置的局限,资产配置多元化,不单纯依赖市场β获取收益,从市场波动率中追求收益,进行非方向化投资,从管理人α中追求收益。

陈佳春:中信证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6500亿

过去十余年,国内居民金融资产总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15%之间。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研报测算,2025年国内居民金融资产总量有望接近300万亿元。海内外投资者在配置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居民现金及存款的配置比例高达54%,而基金与股票的配置比例仅为15%。

陈佳春指出,展望未来,随着居民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及无风险收益持续下行,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跨资产、多策略的配置方式,以应对市场波动、追求长期稳健收益。

近期市场热度与全球宏观格局同步发生关键变化。国内方面,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沪指刷新十年新高,融资余额时隔十年也重返2万亿。与此同时,全球宏观经济格局正处于也在发生着关键变化,美联储于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可能是美联储一轮“预防式降息”的开始。美联储降息通常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提升流动性来提振风险偏好,将推动全球资产配置向风险资产倾斜。这将对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市场以及各大类资产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在业务规模与服务理念上,中信证券当前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6500亿,买方投顾规模突破1100亿,配置型FOF规模近200亿。

陈佳春强调,中信证券的理念是始终从客户真实需求出发,和客户站在同一立场上。中信证券提供的不是单一资产、工具或策略,而是一套预期一致的、精准匹配客户风险收益特征的综合解决方案。作为专业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科学的多元资产配置方法,可以在同等的收益水平下,尽可能有效降低风险,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当中的“性价比”,提供更加稳健可持续的投资选择。

陈佳春表示,中信证券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投顾团队,打造一个覆盖多市场、多资产、多策略的全光谱财富配置体系,帮助投资者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穿越周期,提升获得感。

谢仍明:“白盒子”是财富管理的重要一站

谢仍明称,在买方投顾体系下,“白盒子”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买方视角,投资层与收益层清晰,与账户资产规模挂钩,实现投顾与客户利益一致;二是重视投资者体验,投顾承担信义责任,基于客户利益最大化运作,依托数字化拓宽服务边界,提升资产形成与绩效解析透明度;三是以质取胜,将综合服务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与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配置、交易、评估全流程。

谢仍明表示,从国内趋势看,指数化、多资产、全球配置的共同起点是“白盒子”,而AI时代的知识与信息平权为其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此外,“白盒子”需具备五大构成要素,包括足够细致的产品颗粒度,围绕业务周期的客户管理,对投资者体验的充分重视,持续升级的经营体系,工业化、系统化的组合过程。

具体到中信证券的“白盒子”实践,谢仍明介绍,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财富管理综合服务体系,这包括“买手+投手”的财富管理生态、工业化流程打造高质量的财富配置组合和“所见即所得”的多元资产产品矩阵等。

魏星:多资产多策略可获广泛收益、降低波动

“新时期财富配置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魏星指出,近期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提升;债券资产波动率抬升,性价比有所下降;利率水平低位徘徊震荡,难上亦难下;股债性价比快速修复,已脱离极端低估状态;权益市场主线特征不明显,结构化及轮动特征显著;大类资产波动增加,中期维度不确定性仍在。

魏星指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投资机构的不断丰富的投资实践,客户的财富配置经历了从纯债策略到“固收+”策略,再到多资产多策略的两次升级。多资产多策略由于其不同的策略逻辑及盈利逻辑,使投资组合获得更为广泛的收益来源,并避免单一市场及策略波动对组合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组合波动。

实现路径来看,战略资产配置层面:应用风险平价模型,以最大化夏普为目标,获取、筛选和配置多类别的资产,利用不同资产/策略间的低相关性,有效降低组合波动,优化组合性价比。战术资产配置层面:首先在基本面贝塔策略外,通过量价策略拓宽收益来源;其次,寻找每类资产/策略适应的市场环境,为每个子策略构建市场适应性模型,动态调整子策略比例。

魏星还提到,中信证券资管多资产投资管理具备五大竞争优势,包括整合平台资源打造财富配置业务体系,私募触达资源丰富;专业化体系化的FOF投资管理模式;专业化体系化的基金研究框架;完善的数据分析及系统支持,全面拥抱AI进行系统赋能;专业化体系化的财富配置产品体系。

圆桌论坛:低利率环境下的境内外资产配置

此次策略会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专业人士就“低利率环境下的境内外资产配置”分享观点。

念空基金总经理王丽指出,7月份以来,权重股大幅拉升,出现了二八行情或只有一个科创板局部行情,这些都造成了超额收益的连续回撤,客户体验没有上半年那么好。今年的超额收益水平整体相较过去三年还是会比较好,但是由于市场波动的加大和极端的风格切换,超额收益的波动也会加大。

如何防范贝塔和超额的大幅波动,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量化管理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王丽称,公司会结合市场情况,叠加大模型驱动的期权择时模型,程序化动态对冲指数风险或者放大指数收益,力求从贝塔和超额收益层面赚取更多的收益。

针对“是否会再现去年2月初小微盘流动性踩踏”的问题,王丽认为,今年量化超额收益良好的核心原因是行情集中度低、市场成交额高、线性/非线性市值共振上行,且经历去年极端行情后,有体量的量化私募风控已更严格完善,预计不会再现类似流动性踩踏。

睿远基金国际业务负责人张佳璐认为,目前配置股票性价比远高于债券。考虑到上市公司治理改善、股东回报提升趋势不改,继续看好稳定高股息品种。和全球股市比较,A股港股性价仍在价值洼地。有些局部市场已经过热,整体则还好。A股整体PE(TTM)为21倍,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为36倍,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便宜。比如科创50和中证2000的PE(TTM)都高达140+倍。从港股小市值公司的交易热度,已经可以看到一定的过热特征,恒生综合小型股成交额占比已经从今年5月份的7.3%,提升到当前的22.8%。

具体到港股,张佳璐表示,港股现在的位置还不算高,部分行业仍处于历史低位,企业股息回报已较为吸引。与全球主要市场对比,H股企业估值处于较低的位置。香港核心科技公司相比海外对标企业普遍存在折价,总体恒生科技相比纳斯达克折价48.72%。

从港股动态市盈率、市净率角度看具体的行业: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必选消费、医疗保健、地产建筑、公用事业仍低于历史中位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股息率高达5.49%,较为吸引。

港股已成为中国金融外循环的关键环节,A股代表性资产登陆港股已成趋势在港股二次上市的A股公司,发行情况优于港股IPO整体。这一批公司上市后一周/两周破发率低于港股整体,上市后四周破发率为0%。核心资产AH溢价率明显偏低。

中信证券固收部大宗商品业务线销售主管李小东称,结合当前大类资产的股指水平,对普通投资这而言,当前做好组合管理更加重要,重点是策略组合而非资产组合。近年来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清晰的量化策略产品日益丰富,策略产品很好的解决了alpha的来源问题,比如市场中性、比如指数增强、cta等,具备了从策略层面多样化组合的基础和工具。

中信证券资管(香港)资产配置负责人李恩慈认为,美国股指徘徊在历史高点附近,信贷息差处于历史低位,而宏观经济前景仍不足以引发真正的衰退担忧。美国或有机会预防式加速降息,欧洲央行维持低利,亚洲除了日本央行外也偏向降低基准利率,持续宽松的金融环境,可能会引发风险资产的进一步加速上涨。

就海内外投资机会及风险而言,李恩慈称,对整体市场展望依然保持乐观,股票市场依然受到看好,预期回报保持积极,但相较之前略有下降;政府债券的预期收益也有所上升,估值的改善意味着债市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避险资产;原油的风险/收益比变得更加负面,显示出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有所减弱。与此同时,贵金属仍然优于无风险预期回报,继续表现出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整体来看,随着降息预期的增强,投资者对货币宽松环境更加期待,这也为资产配置提供更积极的基础。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或者是心态和去年相比截然不同,伴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部门也提出了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稳民生等一系列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居民的财富管理来说该如何应对呢?

中信证券资管FOF业务部投资经理闫若凡回应称,风险收益对等,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合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分散收益来源;认识到自己投资资产的风险点;合理评估投资业绩。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