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每经记者,原文标题:《工信部立规,专家:这是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不少车企相关方案要调整》
关于汽车门把手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又迎来新进展。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中明确规定,“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60mm×20mm×25mm”。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这应该是在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
近期,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目前在售的车型中采用全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并不少,其中不乏诸如全新小鹏P7、海豹07DM-i、至境L7等热门车型。一位别克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全隐藏式门把手几乎已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设计来看车或买车的,目前不能选配其他样式的门把手。”
需配置机械车门外把手
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全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些问题带来的潜在逃生与救援风险也不少,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等。
从当前来看,虽然多数车型内有应急拉手,但由于各家设计的位置、形态不同,加上缺乏宣传普及等原因,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与车外救援人员并不一定能找到应急拉手以便及时脱离困境。
“一般情况下,全隐藏式门把手的传感器都在车身的前部,如果产生碰撞的时候传感器被损坏,隐藏式车把手就会无法正常弹出。”某自主品牌研发人员告诉记者,还有一种是半包式门把手,外界产生巨大的碰撞就会断电,进而打不开车门。而燃油车由于是锁止结构,只要一断电,门锁的锁止结构就会自动弹开。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曾公开表示:“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密封性差、噪音大。还有就是它也要用电来驱动,一旦缺电、碰撞的时候它也打不开。”
针对上述风险,《要求》中明确规定,“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不少车企的相关方案要调整
有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
就目前的研发来看,不少车企的相关方案要进行调整。一位丰田汽车车身设计师表示:“我们会在隐藏式门把手里面设置机械门把手。如果车辆出现碰撞的情况,车内的人可以通过机械门把手把车门打开,车外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动弹出的门把手开门。”
《要求》中也表示,起草组通过对多款车辆进行标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目前主要车辆制造企业装备的大部分门把手产品能够配备安全冗余方案,满足标准安全要求。
记者注意到,标准起草组建议新规的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并设定了过渡期: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自2027年7月1日起需满足全部要求,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则需在2028年7月1日前完成整改。业内认为,这一安排既考虑了安全性要求的紧迫性,也给了企业足够的调整时间。
上一篇:左海公园北门新建初雨控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