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能源市场传出重磅消息:俄罗斯突然向美国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重新讨论能源合作,包括重启"萨哈林1号"油气项目。
这一动向立刻引发全球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时机选择。就在美欧联合对中国施加贸易压力之际,俄罗斯这个举动无疑给复杂的中美俄三角关系增添了新变数。
表面看是能源合作,实则暗藏地缘政治玄机。
先看具体事实。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公开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讨论能源合作。更重要的是,普京已签署法令,允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重新获得在"萨哈林1号"项目中的30%股份。
这个项目在俄乌冲突后曾被搁置,如今重现曙光。
为什么俄罗斯此时向美国示好?
第一,经济压力是直接动力
俄罗斯经济确实面临困难。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仅为1.5%,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只有1.1%,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大幅下滑。虽然开辟了亚洲市场,但仍难以完全替代欧洲市场。
与美国恢复能源合作,哪怕只是部分恢复,也能为俄罗斯财政注入急需的外汇。
能源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40%以上,这个数字说明了一切。
第二,分化美欧关系的战略考量
普京这一手堪称高明的地缘政治运作。美国一直在推动欧盟对中国加税,现在俄罗斯主动向美国示好,必然引发欧盟内部不满。
想想看:美国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自己却可能和俄罗斯做能源生意?
这种"双标"势必加剧美欧矛盾。一个分裂的两方联盟,最符合俄罗斯利益。
第三,为未来关系留后路
俄罗斯始终在与美国保持"非正式接触"。特朗普若重返白宫,美俄关系可能出现转机。提前布局能源合作,是为未来可能的关系缓和做准备。
美国的算计同样深刻
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现积极,背后有三重考虑:
一是稳定全球能源市场,避免油价波动影响美国经济。
二是增加对俄影响力,能源合作是牵制俄罗斯的筹码。
三是为美企争取利益,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一直渴望重返俄罗斯市场。
面对美俄靠近,中国保持战略定力。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中方坚持公平贸易原则,反对单边制裁"。中国继续与俄罗斯开展正常经贸往来,不受第三方影响。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能源最大买家。
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贸易是重中之重。这种互补关系不会因美俄接触而改变。
未来三个关键观察点
1、11月美国大选结果:若特朗普上台,美俄能源合作可能快速推进。
2、欧盟反应:欧洲国家能否接受美俄能源合作?内部必然出现分歧。
3、乌克兰危机演变:美俄靠近会否影响西方对乌援助?值得密切关注。
深度君最后说句实话:大国博弈从来都是利益至上。俄罗斯向美国伸出能源合作的"橄榄枝",中国继续坚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都是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美俄能源合作可能有限度地推进,但难以改变中美俄战略大三角的基本格局。中国只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展壮大,就能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