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这座古刹,为何被誉为“活化石”?
创始人
2025-09-24 18:09:21
0

鼓楼北隅、屏山南麓,行走在华林路,远远可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红墙灰瓦,作为梁柱的圆木连成年人都难以合抱。  

镇守大门两侧的石狮神情庄严,抬头一看,宝蓝匾额上书三个大字——华林寺。  

华林寺被称为长江以南木建筑的“活化石”,不仅因其建成年代久远,历史可追溯到宋代《三山志》中的记载,更因华林寺大雄宝殿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在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能保存下来的古代木制建筑寥寥无几,而大殿的主要构件仍为初建时的原物,大量保存了唐宋甚至更早期的建筑手法,其中有很多还是孤例,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华林寺旧名越山吉祥禅院,是北宋乾德二年,吴越王钱俶割据时,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国境安宁而建。  

梁架中大量使用斗拱,用材硕大,斗拱与梁架结构紧密关联,构造和处理上都具有显著的福建地方特征,日本镰仓时期“大佛样”“天竺样”深受华林寺大殿风格影响。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越山吉祥禅院在众多的寺院中颇负盛名,宋高宗御书“越山、环峰”碑铭至今依旧清晰可见。明正统九年,越山吉祥禅院被赐额“华林寺”,与此同时,华林寺的香火迎来鼎盛时期。  

清朝时期,横渡台湾海峡前往福州乡试的士子陈肇兴于游历屏山途中偶遇华林寺,被寺内景象所震撼,又念无诸开闽功劳,提笔写下了《华林寺》一诗。  

现如今,历经动荡的华林寺仅存山门、左右配殿、廊庑和大殿,我们已无法再现这座千年古刹往昔香火鼎盛的辉煌,唯有通过古人的诗文和今人的想象,才能一览华林寺“绀殿郁崔嵬,金紫迷人醉”的过往风光。  

于闹市中守住一方清幽宁静,“鸣禽带梵音,寒蝉悦禅意”的意境千年不减。这一次,我们在华林寺,期待下一次,继续在福州的街头巷尾中相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