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9-24 12:17:35
0

今年八月,租住于北京大兴区瀛海镇的杨雪接到房东通知,要求每月涨租200元,理由是新实施的《住房租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带来“房东税”。

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的行政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对房屋安全、押金退还、租金稳定性及租赁备案等长期困扰租赁市场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杨雪所租的一居室月租3000元,房东告诉她“以前也让交税,但查得不严,今年9月15日之后实施的新政,要把‘缴税’强制化。所以我也没办法。”

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然而杨雪并未轻易接受。她查阅《条例》后发现,出租房屋缴税并非新增条款,而是早已存在的政策。缴税需以“备案”为前提,且根据北京政策,月租金不超过10万元的个人出租住房综合税率仅为2.5%。

据此计算,房东每月应缴税款远低于200元。当她与房东对质时,对方却以“不接受涨租就别租了”相回应。

租房多年,杨雪深刻地体会到租客与房东地位的不平等。

那么,《条例》的实施究竟为租赁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特别是像杨雪这样的租客,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强制备案等于强制征税?

“备案”制度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就已提出“房屋租赁要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央视网《锋面》记者走访多家正规房屋中介获悉,链家、自如、我爱我家等头部企业早已实现租赁合同签约与备案同步完成。

链家销售人员陈媛媛(化名)表示,房东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原就应当缴纳增值税、房产税等,只不过不少房东选择将这部分税费转嫁给租客。她认为,此次新规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击黑中介“默认不备案”的行为。

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条例》明确了对租赁企业、经纪机构不备案的罚则,最高罚款可达10万元,但并未对个人房东设置强制备案条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指出。

在北京亦庄出租房屋的甄子洋,就曾与租客达成“不备案”的默契。今年,租客联系到他,告诉他要办理居住证、提取公积金以及小孩入学,需要提供备案发票。

之前,只有出租人能够办理备案,然而新规实施后,若房东拒绝备案,租客有权自行申请,这为租客在办理居住证等事务时提供了重要保障。

北京市执业律师安宇华表示,《条例》显著强化了租客的议价能力和权利保障,是一次对租客的“平权”。但房东甄子洋却担心,“强制备案”意味着“强制征税”。

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纳税是出租人早已存在的法定义务,只是部分人一直未按规定缴纳,不能简单地归责于备案制度。相反,备案有助于保护租客权益,避免其租到不合法房源,自身权益遭受更大侵害。”赵秀池补充道。

新规施行,房租普涨?

随着《条例》落地,租住在深圳宝安区的林潮生陷入焦虑。他所租住的是一间由阳台改造的“隔断房”,月租仅1000元,而周边整租价格普遍超过2200元。

林潮生注意到,《条例》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并设立了相应罚则:单位违规最高罚10万元,个人最高罚1万元。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除了隔断房,《条例》还严厉打击类似“串串房”(用劣质家具简单装修即出租的房源)、“阴阳房”(实际和宣传严重不符的房源)等游走在法律之外的“廉价房源”。

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林潮生担心,一旦严查,“廉价房子都没了,整个宝安甚至深圳的房租岂不是都要跟着涨?”

事实上,类似的需求广泛存在。2025年4月,深圳被曝出宝安西乡的别墅区一套别墅被改成几十套单独小隔间;福田金众小区一栋7层高的楼房里几乎每层都有“房中房”出租;南山区现代城华庭小区共有58个“房中房”……

赵秀池认为,短期内,对隔断房的清理的确可能减少低端供给,从而推高住房租赁市场的租金水平。受影响的群体可以转向公租房、保障房,或通过合租、调整租房位置来缓解压力。

“但从长远来看,租金根本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同时也受房价等因素影响。”在她看来,当前楼市处在低迷状态,房价持续下行,仅靠规范租赁管理不太会导致租房水平整体上升。未来,随着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租赁体系不断完善,租房成本也会下降。

首部租房条例落地:从“纸面权益”到“居住底气”还有多远?

陈媛媛也持相似观点:“从供给端来看,未来会有更多规模化、规范化的房源流入市场。如今政策鼓励盘活存量住房,也会有更多闲置房源进入市场,租金不太可能上涨,反而面临下行压力。”

政策落地仍面临哪些挑战?

“租赁市场的乱象远不止于税收与隔断问题。”律师安宇华在处理多起住房租赁的民事纠纷时发现,装修污染、押金纠纷、恶意涨租、乱收费等现象屡见不鲜。“《条例》虽有助于规范市场,但关键在于落实,以及解决法规尚未覆盖的问题。”

《条例》的有效执行依赖细致的配套措施与强有力的监管,但在现实执行中,仍然有许多掣肘与挑战。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租赁市场主体分散、房源量大,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而且,监管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也面临困难。

租住隔断房多年的林潮生反映,隔断房、群租房等现象背后,是房东、租客与中介之间的“默契”——房东实现收益最大化,租客获得低价房源,中介则赚取更多佣金。这样的“利益同盟”,可能引发“表面合规、暗地违规”的行为,对政策执行构成阻力。

安宇华认为,《条例》还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目前的条例类似于“总则”,提出的是原则化的问题,但实际落实的时候,还要有更有执行力和适配度的细则。他建议,《条例》作为纲领性文件,需进一步出台配套细则以提高可操作性。

此外,租客杨雪观察到,现实中常常存在房屋出租后无人管理的情况,导致扰民、安全隐患、管道堵塞等问题。尽管部分地方规定街道居委会负有职责,但缺乏清晰流程与责任机制,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而陈媛媛特别提到“二房东”问题:“很多个人二房东收租后失联,租客投诉无门。《条例》对此类行为的界定与监管仍不够明确。”

安宇华则呼吁建立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租赁合同一般标的额小,适用于小额诉讼,但是诉讼费事费时、维权时间成本高,租赁当事人的纠纷解决往往要拖很久。”他认为应当强制租赁企业建立投诉机制,对于拒不履行的,设立相应的处罚措施。

对于租客杨雪而言,《条例》带来了新的希望。饱受多年租房乱象困扰的她,看到“合同期内禁止随意涨租”“规范押金管理”“租购同权”等表述,感觉“迎来了曙光”。她更期待这些文字能转化为切实行动,真正改变租客的处境。

尽管未来仍有细节待完善,但从“不敢提需求”到“权益有依据”,从“怕被驱赶”到“租住有底气”,不少租客期待“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理想能尽快照进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