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一波行情不仅体现在A股市场,更在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反弹戏码。尤其是港股的科技股,已经成功突破了去年的高点,彰显出市场的强劲动能和投资者对科技行业的信心。
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行业基本面的持续向好,科技股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从云计算、人工智能到新能源汽车,这些前沿领域的企业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推动大盘上涨的重要力量。投资者对于科技股的热情被重新点燃,纷纷涌入,进一步推高了股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科技股目前涨势喜人,但市场依然保持理性,密切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未来,随着更多利好因素的释放,中国科技股有望继续走强,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DeepSeek的走红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还显著提升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关注度。近期,港股市场多只科技股在这一热潮推动下,已经突破了去年9月和10月大涨后创出的高点,中国权益类资产整体也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由DeepSeek热潮带动的市场情绪正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股的价值,这一点在港股科技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总市值累计上涨了约2354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974亿元)。
多只港股科技股已经突破去年的高点。例如,金蝶国际、阿里健康、阿里巴巴-W、金山软件、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比亚迪电子、舜宇光学科技、联想集团、小鹏汽车-W等股票价格都已超过去年高点,部分股票甚至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以阿里健康为例,该股自今年2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达55.68%,今日盘中最高达到6.7港元/股,突破去年10月3日创出的6.3港元/股的前高点,年内累计涨幅已达69.28%。金蝶国际的涨势同样迅猛,其股价于今日最高达到15.46港元/股,大幅超过去年10月8日的高点(11.4港元/股),今年2月以来累计上涨46.30%,年内累计涨幅高达76.32%。
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如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阿里巴巴-W今年2月以来累计上涨近四成,腾讯控股则上涨超过两成。2月17日,腾讯控股股价一度达到512港元/股,较去年10月触及的482.4港元的高位高出不少。
这波涨势也带动了港股整体走势,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3.08%,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2.74%。
多家机构纷纷发布策略观点或报告,看好中国科技股。申万宏源认为,市场曾经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理解为“消费股”或“公用事业股”,但近期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商业模式的变化,近期以DeepSeek、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的AI发展迅速,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能逐步向AI科技迁移,估值体系可能变更;二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未来港股将从一个更多由外资定价的离岸市场,成为融入大湾区的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和股权风险溢价都将逐步与国内接轨,估值体系也会面临重新定价。
中航证券认为,海外不确定性持续,国内稳增长政策接踵而至。DeepSeek引发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股重估,短期看,行情有望迎来主升浪,科特估行情或将重现并成为本轮行情主线之一。中期看,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被列为2025年前两大工作任务,内需板块和自主可控有望成为市场中期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