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欧巴当街殴打“精日”台湾男大,网友却叫好:果然中韩友谊要靠日本
创始人
2025-09-24 11:25:54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peace,原文标题:《韩国欧巴当街殴打“精日”台湾男大,网友却叫好:果然中韩友谊要靠日本!》


9月18日晚上6点左右,中国台北师大路边,一名37岁的韩国男子柳某烂醉如泥,并当街对着一个大学生打了三次耳光。嚷嚷着什么,还用韩语骂了一句脏话。之后,这个韩国男子被警察控制,移送侦办。


不过,这个冲突可不单纯是韩国人的酒后闹事。当它的起因经过传到网上时,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反应。大陆网友纷纷留言支持韩国男子,甚至有人调侃“韩国欧巴打得好,顺眼了不少”。


同胞被外国人打,按理说应该群情激愤,为什么网友却极力支持打人者?这背后,牵扯的不是简单的个人恩怨,还涉及到深埋在中韩两国人心中的那一段历史,以及一个“逃不开干系”的国家——日本。


一切起因,是那位大学生刘某穿着的看似普通的T恤衫。因为在那位韩国人眼中,那件T恤背面的图案酷似日本的“旭日旗”,这也成为让那位酒后失控而疯狂甩耳光的导火索。


新闻图片显示,刘某的那件衣服上有“BEATBOX”字样,背面是红橘色放射状图案。那位男子觉得,这就是和日本的旭日旗相似。


旭日旗,又称日本军旗,是日本旧海军的军旗。旗面中央是一个红色的太阳,向四周放射出16道光芒。在二战期间,它伴随着日本军队的侵略步伐,成为军国主义扩张的象征。对于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来说,它不只是旗帜,更是侵略、屠杀和殖民的代名词。


(战后,旭日旗演变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舰旗)


虽然刘某的T恤不一定真的故意模仿旭日旗,或许只是流行文化中的设计元素。但在柳某眼中,这图案刺痛了眼睛和心灵,在酒精的助推下,冲突便瞬间爆发。实际上,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在中国,因为图案相似引发的争执还真不少见。这些事件往往在敏感时期或公共场合爆发,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反映出民众对带有侵略性质符号的零容忍。


比如就在9月初,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会场内白色椅背贴上红色圆形标签,远看像一面面日本国旗。当时,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刚结束,反日情绪高涨,这批“日本旗椅子”立刻引来网民的怒骂。校方迫于压力,只能公开致歉,解释称红色圆点标签只是为了座位管理,并非有意为之。但争议并未平息。有人质问:明明有那么多贴纸,为什么偏偏选择红色圆形的?没有人觉得奇怪吗?(请参见:武汉大学又被骂上热搜,这次是因为日本?)


而早在2014年9月6日,第二十八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上,一名天津男子就明目张胆地穿着印有“大日本帝国海军”字样的旭日旗花纹T恤登山。直接挑衅了现场民众的底线。愤怒的登山者围住他,强行扒掉T恤。


而去年的8月29日,一名来到山西游玩的外国男子身上穿的T恤,花纹就和10年前那位天津男子的一模一样。中国游客上前提醒:“这是日本军旗,在中国穿这个不合适。”但老外只认为这是一件T恤衫而已,继续闲逛。视频传开后,网友炸锅,有人比喻“简直就像穿着纳粹军服逛法国教堂”。


这些事件看似零散,却有一个共同点:旭日旗或类似图案,总能在瞬间点燃中韩民众的怒火。日本军国主义曾在亚洲肆虐,造成无数惨剧,而这些图案,正是那段黑暗的遗留物。它仿佛是历史的幽灵,提醒人们那段屈辱而伤痕累累的过去。在现代,文化符号的碰撞本是常态,但当它触及民族伤疤时,冲突就不可避免。


一样敏感的韩国人


实际上,韩国人对旭日旗的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韩国将旭日旗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象征,任何类似图案都可能引发全国性抗议。


前两年,就有韩国民众看见,某一辆奔驰车的前前后后,竟然明晃晃地贴着旭日旗的贴纸,并且还心安理得地在马路上行驶。这一行为让不少人抗议,却不了了之。这个月,这辆奔驰车又卷土重来,甚至还放上了印有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标语的帽子。韩国的网民也怒骂道:“滚去日本,别在韩国做这种勾当!”


而韩国人的愤怒也伸向了国外。在罗马尼亚的一家名叫“Bite me Korea”的韩国餐厅里,赫然画着一个穿和服、带着防毒面具的女人,背后还添加了旭日旗光芒的图案。这让当地的韩国人抗议抵制,并且经过媒体报道,韩国国内一片哗然。网友要求餐厅整改,这不仅会让罗马尼亚人误解韩国的文化,还无异于侮辱了韩国人。


就连日本动漫,也不能幸免于这场符号的争论之中。角色耳环设计热门日本动画《鬼灭之刃》在韩国上映时,就引发大规模抵制。原因就是因为里面的主角“灶门炭治郎”的耳环图案被认为类似旭日旗放射光芒。甚至有韩国网友发起请愿,要求修改设计或禁播。


韩并非只是民间抗议,韩国政府也有动作。早在2013年,韩国国会就提出修正案,规定在韩国体育竞技场等地悬挂旭日旗者,将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罚款。


再比如,首尔市就出台了《关于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物使用限制的条例》,其中禁止在公共场合展示或销售旭日旗等象征着军国主义的旗帜或造型物品。但条例不像法律一样,具备强制约束力。鉴于此,韩国国会也在去年提出了《旭日旗使用处罚法》的修正案。要是在公共场合制作、流通、使用、展示相关物品,将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罚款。


(2023年,韩国民众在驻韩日本大使馆门前,以剪旭日旗的方式抗议日本排放和污水)


为什么韩国也如此敏感?因为日本曾殖民朝鲜半岛长达35年,期间推行文化同化政策,强迫韩国人改用日语、崇拜天皇,甚至征用韩国劳工和“慰安妇”。这些伤痕,至今仍未痊愈。韩国人看到旭日旗,一样会痛彻心扉。在开头提到的事件中,韩国男子柳某的暴力行为虽违法,但网友的“顺眼”,或许源于这种共享的民族情感。


不能忘记的过去


这些图案,牵动着中韩民众的神经。这并非小题大做,而是我们都有着不能忘记的历史。这些历史,让两国对日本符号高度警觉。每当类似图案出现,中韩与日本之前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再度浮上水面。


包括前段时间,全智贤主演的韩剧《暴风圈》里,剧中角色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引发了中国网友一片哗然。大家纷纷痛批这个演员说出的“辱华”言辞。虽然演员本人还没有发声明,但在舆论的争议下,海蓝之谜等官方大部分都撤掉了全智贤代言的广告海报和文案。从对剧集的争议延伸至对立场问题的讨论,其背后实则也是触及到中韩共通的历史情结。


当然,日本网友有不同看法。他们觉得韩国人的激烈言辞就是小题大做。


真是落伍。韩国反思曾在越南犯下的罪行了吗?不论怎样,不应该让年轻一代背负这种负面的历史问题。希望能携手互助,构建相互尊重关系,为子孙后代创造没有仇恨的、和谐的世界。


还有人认为,历史已过去,现在的日本不应该被旧事纠缠。


韩国又对旭日旗过度反应了。我不能理解在日本国内大大方方使用的旗帜,在别的国家要被“处罚法禁止”。我只能看到他们误解历史,利用政治。比起感情用事禁止旗帜,应该冷静看待事实吧。


可是要知道,同为侵略国的德国战败后便从法律层面禁止展示、传播或持有带着纳粹主义、仇恨主义的标志,比如“万字旗”等。这项规定被明确写在德国的刑法里,如果违反,可能会面临最高三年的监禁。这么一对比,究竟是德国也在误解历史,利用政治,还是日本对旗帜符号背后所承载的含义视而不见,并肆无忌惮地使用呢?


归根结底,我们并不是揪着过去不放。如果遗忘来时的路,我们又该怎么看当下和未来呢?历史始终提醒着我们,民族尊严不容践踏。在韩国男子殴打中国台湾大学生的事件中,日本虽未直接参与,却“逃不开干系”。而网友“支持”那位韩国男子的暴力行为,或许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大家对历史的警醒。


参考资料


https://tw.nextapple.com/local/20250920/C53086387930A20D322E08356372F714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d7c258fdd8f9e6f3656662425d7acbd9d4755a25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201fdf4d142ff13da8cce9c5bddfd20e1afe1bf4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2b9743a95226ed71b5976b4049e2ae187e4c10c5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71457920b5800aca250d5aa1501a6c825106df13


https://www.sohu.com/a/805198610_12184328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