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死亡率5.2%系谣言 假数据误导公众
创始人
2025-09-24 09:02:04
0

近期有传言称“80后死亡率达到了5.2%”,这一说法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经过核实,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实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假数据误导公众。

首先,从统计学角度来看,一个特定年龄段的年死亡率通常远低于5.2%,尤其是对于80后这样相对年轻的群体。官方发布的健康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年轻人的死亡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5.2%这个数字显然是被夸大了。

其次,这种未经证实的数据容易引发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甚至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的混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赖权威机构发布的真实、准确的数据来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轻信网络上的各种传闻。

最后,面对此类信息时,我们应该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通过查阅官方渠道或权威媒体的报道来获取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作为社交媒体用户,在转发信息前也应谨慎判断,避免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最近,关于“80后死亡率突破5.2%,相当于每20个80后中就有1人已经去世”的观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少自媒体甚至开始为80后们鸣不平,称他们为“被时代透支的一代”或“被诅咒的黄金一代”。这些文章大多声称其数据来自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

然而,2020年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如何得出2024年的数据结论令人疑惑。此外,5.2%的死亡率统计也很奇怪。国家统计局官网对死亡率指标的解释是用年死亡人数除以年平均人数再乘上1000‰,这意味着死亡率应以千分之几表示,而不是百分比。

在数字细节上也有很多错误。例如,一张广为流传的图片显示“80后”总人数为2.23亿,这与七普数据中的30-39岁人口数对应,但显然这不是出生数而是当时存活的人口数。至于2.12亿的数据和死亡人数1100万,均未找到官方信息来源。根据七普年鉴,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期间,30-39岁人口共死亡193517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婷在一篇文章中对此进行了反驳。她指出,通过普查计算死亡状况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每次普查公布的分年龄人口数来计算存活比例;另一种是根据普查收集的死亡数据推算死亡水平。两种方法都有缺陷,方法一依赖于人口数据的准确性,而方法二则面临死亡漏报问题。

不过,李婷通过公开统计数字计算后发现,80后的存活状况要好于70后,且死亡率远低于5.2%。这条假数据可能源自AI对话所得,尽管AI对话标注了数据局限性,但这条假新闻还是被加上骇人听闻的标题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

身处AI时代,信息流通速度极快,获取难度大大降低的同时,判断能力变得更为珍贵。从算法的投喂中夺回思考主权,技术越是发达,人类清醒的头脑越显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