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最实惠、也最有效的一种回报投资者的方式,可以让投资者真切地感受到投资是有回报的,是可以体现出上市公司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的。因此,监管机构强调现金分红的重要性,继而对上市公司提出现金分红要求,是非常准确的,也是符合中国股市实际的。
需要注意的是,现金分红在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同时,也会给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实际控制人带来诱人的利益。因此,在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现金分红后上市公司的行为也要做一些理性分析。
以某上市公司为例,上市公司大股东占股比例超过50%,包括实际控制人、关联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等,在高分红之后,就开始疯狂套现,结果,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开始步入下跌通道。这样的现金分红,到底是为投资者好呢,还是大股东借现金分红套利,是需要监管机构、交易机构进行关注与分析的。
到底是真心分红还是为了某种利益需要而分红,关键要看上市公司分红的可持续性。譬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上市公司,连续多年都是高分红、高回报,而不是大起大落,更不是一起多落、一起永落,这就是真正的对投资者负责,投资这样的公司,投资者只要有耐心,确实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
有的新上市公司,尽管上市时间不长,但是,也能持续分红,且分红的现金占全部利润的比重,也是非常合理的,既不是“铁公鸡”,也不是分光用光、透支分红。“铁公鸡”当然要谴责,透支分红也不该支持。但凡透支分红者,必定有鬼。
近年来,现金分红逐年增加,这是好事,说明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在增强。但是,在效益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分红大幅增加,除了弥补以前的欠账之外,不排除有非正常分红现象存在,不排除有的上市公司是为给大股东、尤其是对赌的战略投资者套利的需要。如果在大比例分红之后,股价仍然出现上涨异动,然而大股东套现现象,就必须关注。这样的现金高额分红,实际就是坑,非常大,也非常可怕的坑。
真正有良心的上市公司,无论是现金分红获利的利益,还是套现获利的资金,以及增发等取得的资金,都会重点放在回馈市场、回馈投资者、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和活力方面,会用于研发投入、新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相反,就是套现而去,甚至转移资产。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就不仅要看上市公司的回报还要看大股东、尤其是实际控制人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回馈。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行为在监管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规范,包括分红等都得到了强化,从而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但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被分红表象所掩盖的问题,则需要监管部门细致观察、认真剖析,把监管的触角伸向更隐蔽的地方,把监管的重心继续下移,才有可能将存在的问题找出来,把隐藏的漏洞给堵上,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利益。
眼下,很多人在分析,股市已经步入牛市通道,有的分析者还非常乐观地预测了牛市的前景。但是,股市却流传出一句话,叫做“我在XX处躲牛市”。这句话,看起来是一个梗,实际也是反映了投资者的某种情绪、某种担忧,所谓的牛市,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而需要各方共同呵护,让股市真正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
也正因为如此,对股市出现的现金分红等回报增加,既要给予充分肯定,也要正视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大股东行为不规范问题。其中,大股东从市场获利的分红,有多少回馈给股市,有多少用于企业发展,有多少增强企业潜力,需要监管机构深入剖析,而不能只满足于现金分红数据等带来的快感。A股能不能步入牛市通道,关键要看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监管的渗透性。监管到位了,上市公司的行为才能规范,企业才能有潜力和活力,市场才会健康,投资者利益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