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我妈去商场买外套,三楼的服装区那叫一个冷清——货架上的衣服挂得整整齐齐,连个翻衣服的人都没有,几个导购姐姐凑在收银台旁边唠嗑,看见我们过来,赶紧站起来,结果我们就摸了两件外套,没合适的,她们又蔫蔫地坐回去了。
01
反倒是负一楼的游戏厅和电影院,挤得人都挪不开脚。游戏厅里的投篮机、跳舞机全被占着,小孩尖叫着拍按钮,大人也跟着凑热闹;电影院门口更夸张,买票的队绕了柱子两圈,有人手里还攥着奶茶,生怕排到自己没场次了。
我当时就跟我妈嘀咕:“这咋回事啊?以前买衣服都得抢,现在咋没人买了?倒是玩的地方这么多人” 后来想想自己也这样,去年双十一,我蹲直播间蹲到半夜,主播喊得嗓子都哑了,我啥也没买;结果刷到爱豆演唱会开票,手速快得跟抢红包似的,秒付了两百多块,生怕晚一步就没了。
02
再看新闻里说的,前八个月大家买衣服、家电这些东西,增长慢得很;但看演出、去旅游的人特别多,去年一年演出市场就赚了快800亿,今年夏天俩月就赚了150多亿,观众比去年多了好多。
我表妹更夸张,刚上班没俩月,花两千多买了张杰演唱会的票,还特意飞成都去看,我问她咋不买个新包,她翻个白眼说:“包背半年就腻了,演唱会我能记一辈子!现场喊到嗓子哑,那感觉谁懂啊!”
03
现在出门也方便,带个手机就行,买杯奶茶扫一扫,看个展拍张照发朋友圈,比买件新衣服还让人开心,有次去服装店,人家搞了个虚拟试衣间,拿手机对着自己一扫,就能看见衣服穿身上啥样,不用脱来脱去的,我试了好几件,虽然没买,但觉得特新鲜,听说这店后来销量涨了不少。
今年春节国庆都放8天假,我同事直接请了年假,带着老婆孩子去新疆玩,回来给我们看照片,那雪山、草原,美得哟,听得我都想辞职去玩,还有上海、北京,发那个文化消费券,我邻居用券买话剧票,原价八百多,只花了三百,回来跟我们说,坐在剧场里看话剧,比在家看电视舒服多了。
04
海南有个叫陵水的地方更有意思,以前那片水特脏,后来弄干净了,种上红树林,搞起了旅游,渔民不用再出海风吹日晒,开个民宿、当导游,赚得比以前还多,海水也变清了,游客去了都夸好看,这多好啊,又保护了环境,又能赚钱。
其实赚钱不就是为了过得开心嘛。与其买一堆穿两次就压箱底的衣服,不如花点钱学个吉他,或者考个潜水证,这些事儿记一辈子,比啥都强,以后商家也得明白,谁能让人玩得开心、过得舒服,谁就能留住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