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市,券商研报认为,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引发市场情绪回落;另一方面,国庆长假前后A股市场日历效应或较显著。在这一背景下,节前市场交投或相对清淡,但国庆长假后风险偏好有望显著改善。当前市场波动为短期调整,指数仍具备长期上涨动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汪友若)本周,A股市场整体震荡分化。上证指数表现相对较弱,全周累计下跌1.30%,收于3820.09点;深证成指全周上涨1.14%;创业板指表现最为强劲,周涨幅达2.34%。从周内走势来看,前半周市场整体震荡反弹,周四、周五随着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资金博弈加剧,宽基指数多数回调。
展望后市,券商研报认为,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引发市场情绪回落;另一方面,国庆长假前后A股市场日历效应或较显著。在这一背景下,节前市场交投或相对清淡,但国庆长假后风险偏好有望显著改善。当前市场波动为短期调整,指数仍具备长期上涨动力。
招商证券:国庆长假前后 A股日历效应或较显著
国庆长假前后,A股市场表现通常呈现出日历效应。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导致市场表现平淡。然而,国庆长假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主要指数往往迎来反弹。从过去十年A股国庆长假后一周表现来看,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上涨概率均超60%。此外,国庆长假前后,A股融资盘通常也呈现出“节前收敛、节后迸发”的变化规律。
行业层面,国庆长假后五个交易日,A股一级行业上涨概率普遍在50%以上,其中上涨概率靠前的行业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银行、非银金融、汽车行业在国庆长假后两周和长假后一个月上涨概率仍然较高。
中泰证券:当前市场震荡为短期盘中调整 指数仍具备上涨动力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上降息落地,此次结果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由于“降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交易,因而消息兑现后投资者情绪回落,风险偏好短期有所降温。尽管短期市场仍处于震荡调整阶段,但中泰证券认为中期趋势仍未逆转,指数仍具备上涨动力。
从国内政策来看,市场基本面修复的预期仍在不断强化。外部因素方面,美联储降息对全球资产价格产生了阶段性扰动,但中期仍有望提振股市。回顾2019年8月与2024年9月,美联储均实施了“预防式降息”。虽然两次降息落地当下市场均出现短期波动,但从中期表现来看,宽松信号逐步发挥作用,对中美股市均形成了积极提振。
中国银河证券:短期关注降息预期兑现后的市场波动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结果与市场预期一致。对A股市场而言,短期看,需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后的波动。中长期视角下,美联储降息利好A股走势,人民币有望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
从国内视角来看,市场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态势。目前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时间来验证并强化。同时,政策预期有望引领新一轮布局机会。展望后续,市场短期博弈加剧,或将延续热点轮动格局,但整体向好趋势不改。建议投资者围绕政策预期展开布局,重点关注政策聚焦板块。
国金证券:盈利基本面回升的上涨行情正在孕育
中国股市盈利基本面回升的上涨行情可能正在孕育。 2019年和2024年的美联储降息周期中,A股出口型上市公司(各行业中海外营收占比前30%的公司)相较沪深300指数跑出超额收益。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一趋势并不完全只存在于所谓“利率敏感型”的成长性行业,而是取决于当时行业的具体供需情况。目前,有两类机会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流动性压制解除后,6月至8月滞涨的港股或有补涨行情;另一方面,成长投资主线将逐步从科技驱动转向“出口出海”方向。
华西证券:A股中长期上行的逻辑并未改变
8月以来A股行情出现加速上涨,且科技主线的资金分歧加剧,后续单边上涨行情或阶段性震荡休整。此外,近期美联储降息落地,部分资金存在兑现预期的“博弈”因素。但中长期而言,A股上行的逻辑并未改变: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反内卷”政策推进,盈利改善的预期不断得到验证;提振内需持续发力,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资本市场政策依旧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东吴证券:四季度市场风格或出现再平衡
从过往的季节效应来看,四季度资金风格通常会迎来切换。前几个季度上涨的主线延续跑赢的概率较低。市场参与者选择对前期盈利的板块进行获利了结,并在四季度调仓进入偏防御性的板块以稳定当年收益率。
因此,东吴证券判断,市场风格在今年四季度会迎来一个再平衡的过程:顺周期风格进入交易窗口期,前期滞涨的方向补涨;此外,科技风格内部迎来高低切换,行情从上游算力硬件的“一枝独秀”转向泛AI产业链“多点开花”格局。
中信证券:更大的中期线索还是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
今年以来,全球突破500亿美元市值和突破1000亿美元市值(去重)的股票总共有290只,其中A股9只(占3.1%,包括2家银行,其余均为科技制造和创新药);上述290只股票中科技类个股48只,其中A股有5只(占10.4%)。目前,A股龙头公司市值结构更加多元化,而去年底基本上仍以银行、运营商、石油石化为主。这背后的本质,是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本国敞口转向全球敞口,打开市值天花板和增长极。
这一趋势是每一个新兴股票市场逐步成长为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即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成为市场中大市值公司的主体。因此,在这一趋势下,更大的中期线索还是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带来市值增长。配置结构上,建议投资者继续聚焦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产业趋势层面,近期重点关注AI从云侧逻辑开始向端侧逻辑扩散。
兴业证券:挖掘主线机会应立足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
近期,部分成长板块出现高位震荡,市场围绕是否应该“高低切”的讨论明显增多。对此,兴业证券认为,“百花齐放才是春”,多个板块交替轮动,行情才能行稳致远。此前市场极致的结构分化和过于集中的共识需要消化、整固。
但另一方面,在当下由增量资金和景气优势驱动的行情中,这一市场轮动绝非简单基于估值,单纯看重赔率去做高位向低位的“切换”。而是应立足景气逻辑与产业趋势,挖掘优势风格及优势主线下机会的“扩散”。建议投资者重视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新能源、新消费、“反内卷”概念,以及景气周期板块(有色、化工)。
国泰海通:市场调整反而是机会 新兴科技主线未变
近日,金融板块表现受阻,市场情绪短期遇冷,分歧加大。但市场调整反而是机会,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中国上市公司营收和库存增长已连续两个季度企稳,宏观经济向好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市场风格方面,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中国AI创新与新技术趋势越来越明朗,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此外,建议投资者逐步增配金融板块,以及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
光大证券:短期市场波动或加剧 聚焦TMT布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