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星期一),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将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目前,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均与7月持平,连续3个月未作调整。
△图为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此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将出席,并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银行业规范发展迎来重磅利好。,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定事关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违法违规行为,推动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自觉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另据央行官网消息,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七期中央银行票据。该期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发行量6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9月24日,到期日为2026年3月25日,遇节假日顺延。票据面值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招标标的为利率。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结束,会后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与此同时,美联储暗示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
美联储降息落地,中国央行是否跟随调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预计, 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虽然中国基准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 央行降息空间不大但仍有一定宽松空间,如下调LPR和MLF利率,或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 如果继续采取货币宽松、保持极低利率,则可能对A股市场形成提振,并推动市场出现第二波上攻行情。在杨德龙看来,美联储降息可能成为市场转折点,助力A股“金九银十”行情到来。
消息面上,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即日起, 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值得关注的是, 本次14天期逆回购一改此前的固定利率,采用美式招标。这被视为“强化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的又一举措。
专家表示,本次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后,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可充分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更为清晰。
“ 此时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节资金,展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业内人士解释,近年来央行通常在十一和春节假期前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使得实际占款日达到17天。叠加前期央行已经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了3000亿元资金,这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
“可以说,此次启动并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 是对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的进一步优化。”该业内人士称,公告提及“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说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将基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灵活开展,不一定像过去那样只在春节、国庆假期前,是对现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补充。
从外部环境来看,伴随美联储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 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的下行压力,这将为人民币带来升值动能。结合第四季度外部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会逐步显现,而逆周期调节政策适时加力将确保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
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预计, 人民币汇率总体稳中有升,但回升幅度仍受中美关税谈判及国内经济恢复两大变量制约,需重点关注两方面情况:一是当前中美利差仍倒挂约220个基点, 利差能否持续收窄并吸引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根本上仍依赖于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二是2018年贸易摩擦期间曾出现利差收窄而人民币仍走弱的情形,主因大国博弈加剧,因此未来 中美关税谈判的结果也是影响汇率走势的重要变量。
专家表示, 未来央行可以根据流动性形势和机构需求情况,灵活搭配长、中、短期操作品种,平滑资金投放和回笼节奏,流动性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
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分析, 第四季度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下半年可能依然处在低通胀环境,实际利率仍然偏高, 依然有调降的必要性。 预计10月将再次调降政策利率10至20个基点,从而引导LPR下行,并传导至贷款、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
责编丨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