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 促进学生体育活动
创始人
2025-09-19 15:00:50
0

近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全国多地学校决定将课间休息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调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也鼓励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新增的这5分钟里,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

此外,学校还计划增加校园内的体育设施,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通过这样的措施,学校希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多地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最近,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籍管理、保障体育活动时间等多项教育新规也纷纷出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天津、湖南、河北等地已出台相应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多地将优化体育课和课间时间安排,以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

近年来,中小学“课间十分钟”消失现象引发社会关注。为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北京、福建等多地已将课间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江苏省、湖南省、海南省及广州市也宣布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不少于15分钟,并增加大课间时长。

教育部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须建立学籍;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该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简化了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同时,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