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家乡文化、守护历史遗迹,让龙台故事走出村落
龙台村:驸马故里佳话多 精忠报国有传承
马尾区原创闽剧《龙台驸马》近年来频频登上各大戏剧展映舞台,也让藏在琅岐岛东北部的龙台村被人所熟知。其实,这座古村不只有南宋驸马林存与玉屏公主的故事,还流传着龙江朱氏“一门双宰相”“三代守澎湖”等史话。
位于琅岐岛的龙台村依山傍水。
多年来,一群热心家乡事业的龙台乡亲自发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家乡历史文化,守护、活化村中历史遗迹,弘扬士子文化和精忠报国精神。如今,在村两委的牵头下,他们又致力于编纂村志、修建村史馆,让龙台村的历史文脉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龙台村驸马墓遗址。
海丝古港 龙台驸马佳话传
近日,记者来到龙台村,眼前的静谧安然,让人很难将其与“舟楫纵横、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昔日繁华盛景联系起来。
乡贤朱本龙是榕城书画院副院长,他发挥专业所长,历时4年走访、考察,大致还原了宋时龙台村地貌图。“龙台村古称童续洲,面江靠海,河浦萦绕,古人相继在此开辟码头、港口、航道,修建石桥。渐渐地,这里成为南来北往船只的避风良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码头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他说,繁华盛景吸引先民在此落脚生根、繁衍生息。
附马墓的两尊文武翁仲保留完好,被后人迁于龙台村口榕树下。
龙台村因闽剧《龙台驸马》闻名遐迩。龙台驸马的故事能搬上舞台,离不开龙台乡亲的贡献。在村民带领下,记者来到九龙山北麓的驸马墓。古墓依山而建,坐西南朝东北。古墓的两尊文武翁仲保留完好,被后人迁于龙台村口榕树下。
龙台村党支部书记梁财鑫介绍,以往,村民只知道村里出了一位驸马,却鲜有人知道驸马的故事,更不知附马墓在何处。一直到2006年春,龙台乡亲根据文武翁仲、五兽、望柱等历史遗物,推测出墓的方位,并经过查找、论证,让尘封百年的南宋驸马林存墓现出庐山真面目。
林存是从龙台村走出的一位南宋名宦重臣,官至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据记载,他出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卒于咸淳八年(1272)。
龙台村广场。
龙江朱氏 精忠报国传家风
龙台村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最负盛名的当属龙江朱氏。清代《龙台朱氏族谱》记录了朱氏荣光。这本族谱在“文革”时险些被毁,朱氏后人朱本良将其保护下来。
龙江朱氏一门走出“双宰相”。根据族谱记载,朱氏的第一位宰相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朱敬则。他识人善用,受到武则天的赏识。盛唐时期,朱敬则因宦入闽,居“三山”,也就是福州,葬于淮安。朱敬则被称为朱氏入闽始祖。
朱敬则的十四世裔孙、南宋时期的朱倬是朱氏的第二位宰相。朱倬知人善任、正直不阿,时金兵侵犯中原,朱倬主战,在击败金兵的采石矶一战中功不可没。晚年时,因为反对宋高宗传位于不争气的太子,朱倬辞去相位,隐居龙台(童续洲),成为朱氏入琅岐始祖,从此子孙在此开枝散叶。
龙江朱氏历代名人馆内景。
龙江朱氏瓜瓞连绵,簪缨不绝,精忠报国的家风更是代代相传。龙江十世祖朱牧随文天祥抗元,在宋亡后,他自缢殉节。二十二世祖朱宗明及其儿子朱日辉、孙子朱君章一家三代镇守澎湖。明末,朱宗明东渡台湾,镇守澎湖,为剿灭荷夷,冲锋陷阵,不幸为国捐躯;朱日辉继承父志,血战海疆,壮烈牺牲;到了清康熙年间,朱君章随施琅平定台湾,功勋卓著,卒葬澎湖岛。
坐落于安泰河畔的朱紫坊,和朱氏一族也有渊源。朱氏一门发展到北宋时期,成为福州城的名门望族。朱家敏中、敏元、敏功、敏修四兄弟皆登仕榜,在朝为官,一时间“朱紫盈门”。当时他们居住的地方就被称为“朱紫坊”,寓意子孙科第连绵。
朱本龙大致还原了宋时龙台村地貌并制作成沙盘。
乡贤聚力 守护文脉续新篇
近年来,一批热心乡贤为保护、弘扬家乡文化而四处奔走。他们系统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家乡历史,根据典籍记载寻找、保护遗址遗迹,还邀请文史专家实地考察、论证,让龙台村的传奇故事走出村落、被更多人知晓。
20世纪90年代,龙台村老支书梁敬国开始注意到林存,随后又不断搜集史料并探访相关遗迹,整理出林存与玉屏公主在龙台的故事。动人的故事引起了马尾区海峡闽剧团的兴趣。2011年,剧团邀请国家一级编剧陈道贵改编创作闽剧《龙台驸马》,讲述林存自幼饱读诗书,赴京应考,状元及第,官至参政知事,为官清正廉洁,老有所终的故事。《龙台驸马》一路从乡村戏台演到首都剧场,更是摘得第35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
趁热打铁,近年来,龙台村着力打响文化品牌。在村两委牵头下,海内外龙台乡亲踊跃捐资,合力修复驸马墓遗址,并在周边打造驸马墓公园,让驸马故事有了鲜活的载体。
近年来,龙江朱氏后人一直致力于从各地档案馆搜集资料,充实完善家族历史,挖掘家族精神内核,传承好家风家训。在龙台村西街,三层高的龙江朱氏历代名人馆静静矗立,诉说着龙江朱氏的辉煌。这座家族名人馆由龙江朱氏宗祠理事会主持修建,海内外龙江朱氏子弟纷纷慷慨捐资,名人馆于2019年落成。“我们龙江朱氏的共同心愿是将名人馆建成家风传承馆、乡愁记忆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弘扬家族的士子文化和精忠报国传统。”朱氏后人朱本良说。
而今,龙台村的故事仍在续写。龙台村党支部书记梁财鑫表示,村两委在乡贤的助力下,启动村志编纂并谋划修建村史馆,让龙台的文脉代代传承。
“我们还计划同步发行英文版村志,依托琅岐同乡会向海外侨胞进行宣传,并谋划举办寻根夏令营等活动,让侨二代、三代了解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梁财鑫说。
交通小贴士
驾车从福州市区出发,途经东部快速通道、亭江互通、琅岐大桥、环岛路、凤龙线,抵达龙台村。(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江超云/文 记者 原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