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出现了物业费下调的现象,尤其针对那些空置率较高的住宅区。这一举措旨在减轻业主负担,提高房屋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对于连续多月无人居住的房屋,物业费将根据实际入住情况调整,有的甚至可以降低至原标准的50%。此举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居民入住,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为长期在外工作的业主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还推出了鼓励措施,比如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维护小区环境的业主给予物业费减免,以此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无疑将有效缓解部分家庭的生活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管理水平。
总之,物业费降价潮的到来,是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有望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地空置房物业费大降!近十余年来,随着居住品质的提升及物业服务行业市场化发展,物业费逐渐上涨成为常态。然而,最近几个月出现了一波“物业费降价潮”。一些城市出台了新规给空置房物业费打折。例如,江苏省镇江市规定从2025年2月1日起,市区住宅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物业费最多交70%。此举旨在落实中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实际上,镇江并非首个推出此类政策的城市。近年来,多个城市为提振楼市已出台类似措施。2024年6月,甘肃省兰州新区宣布对连续未入住6个月以上的空置住宅,其物业费按收费标准的50%收取。同年,青岛也实施了类似政策,规定住宅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物业公共服务费按不超过前期合同约定的60%交纳。据统计,已有十余个城市宣布空置房物业费打折,包括无锡、宿迁、扬州、长沙、潍坊、石家庄、常州、烟台等。
除了政府出台新规降低空置房物业费,许多物业服务企业也在业主呼吁下主动降价。例如,重庆风花树小区将物业费从1.8元/平方米/月降至1.3元/平方米/月;金樾山项目高层物业费从2.4元/平方米/月降至1.9元/平方米/月,洋房和别墅从最高4.5元/平方米/月降至2.09元/平方米/月,最大降幅超过50%。这些调整主要是响应业主诉求,并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作出的决定。
此外,还有一些物业公司为了提高收缴率或竞标成功率,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南昌瑞都小区因收缴难问题将物业费从2.8元/平方米/月降至2元/平方米/月。广西柳州的维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则推出了“免物业费”模式,计划通过提供第三方社区运营服务如装修、家政、售卖农产品等来弥补员工工资缺口。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价格竞争是当前市场竞争的一种表现,但提升服务质量才是长久之计。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物业管理规模将达到315亿平方米,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物业费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成本,还直接影响居住品质。因此,无论是物业公司还是业主,都希望在成本控制与服务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指出,我国物业费定价形式一般分为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定价方式,都应该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面对行业竞争加剧,提升服务质量比单纯降低价格更为重要。